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1-易藏 -02-术数

79-张果星宗-明-佚名-第4页

同度岐界也;又如子上虚九,与危初度,是同宫隔度岐界也。但凡身命、官福等星,坐度宜深不宜躔,两岐界之度也。两岐隔界者乃交过度也。
【洪蒙未判图】 缺图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图说:尝闻天地未判,其名混沌;乾坤未分,是名胚?。且日月星辰未生也,阴阳寒暑未分也。在上则无雨露、无风云、无霜雪、无雷霆,不过杳杳冥冥;在下则无草木、无山川、无禽兽、无人民,不过昧昧昏昏。是一气盘结于中。
【太极巳判图】 缺图
  太易生水:未有气曰太易。太初生火:有气未有形曰太初。太始生木:有形未有质曰太始。太素生金:有质未有体曰太素。太极生土:形质已具乃曰太极。
【两仪两曜图】 缺图
  天倾西北、地不满于东南。
刻漏制度
  黄帝创漏水制器,以分昼夜,成周挈壶氏,以百刻分昼夜。冬至昼漏四十刻,夜六十刻。夏至昼漏六十刻,夜四十刻。春秋二分,昼夜各五十刻。汉哀帝改为百二十刻,梁武帝大同十年,用一百八十刻。或增或减,类皆疏谬。至唐昼夜百刻一遵古制,其法有四匮:一夜天池,二日天池,三平壶,四万分壶,又有水海,水海浮箭四匮,注水始自夜天池,以入于日天池,自日天池以入于平壶,以次相入于水海浮箭,而上以为刻分也。
宋朝所用之制,亦如于唐,而其法以昼夜百刻分十二时,每时有八刻二十分,每刻六十分,计水二斤八两,箭四十八,二箭当一气,岁统二百一十六万分,悉刻于箭上,铜乌引水而下注莲心,浮箭以上登其二十四气,大凡每气差二分半,冬至日极短,春分日均平,冬至后行盈,夏至后行缩,乃阴阳升降之期也。
定太阳出没
  正九出乙入庚方、
  二八出兔入鸡肠 、
  三七发甲入辛地、
  四六生寅入犬藏、
  五月生艮归干上、
  仲冬出巽没坤方,
  惟有十与十二月,
  出辰入申仔细详。
昼夜辨时
  半夜子、鸡鸣丑、平旦寅、日出卯 、食时辰、禺中巳、日中午、日斜未、晡时申、日入酉、 黄昏戌、眠定亥。
【昼夜百刻日永日短之图】缺图
定寅时诀
  正九五更二点彻、
  二八五更三点歇、
  三七平光是寅时、
  四六日出寅无别、
  五月日高三丈地、
  十月十二四更二、
  仲冬纔到四更初、
  便是寅时真口诀。
猫眼辨时
  子午卯酉一条线
  寅申巳亥如镜圆
  辰戌丑未枣核尖
  秘诀君知莫乱传
气候本始
  春秋内事曰:伏羲建八节,以文应候。晋律历志曰:炎帝分八节,以始农功。业巴议曰:伏羲造八卦,作三昼,以象二十四气。记月令法曰:周公作时,制定二十四气,七十二候。则气之始于伏羲,而定于周公也。鲍景翔云:五日一候者,一月六候,五六三十日也,三候一气者,十五日也。
【二十四气七十二候之图】缺图
  五日为候、
  三候为气、
  六气为时、
  四时为岁。
置闰之法
  尧典曰:期三百六旬有六日,期者一周年也,则是一年有三百六十六日。今一年只三百六十日,尚余六日,一年六个小尽,又余六日,则是一年共余十二日,积三年之余,有三十六日,于是置一闰月,以正其时,犹余六日,又两年后二十四日并前六日,再置一闰。
东方七宿
  角亢氐房心尾箕、以应青龙之象。
北方七宿
  斗牛女虚危室壁、以应元武之象。
西方七宿
  奎娄胃昴毕觜参、以应白虎之象。
南方七宿
  井鬼柳星张翼轸、以应朱雀之象。
【璇玑玉衡之图】缺图
  圆者为玑、以象天行,直者为衡、以望星辰。
  图说:隋?天文志云:玑衡者北斗,魁四星为璇玑,杓三星为玉衡。正义云:玑径八尺,圆周二丈五尺,以璇饰之;而运乎上衡,为横箫,长八尺,孔径一寸,以玉为饰,下端望之,以视星辰转移。窥衡是也,汉以来,谓之浑天仪。
【晦朔弦望图】缺图
  三辰、五巳、八午中,初十未上、十三申,十五酉时、十八戌,二十亥位起精神,二十三日子时出,二十六日丑时行,二十八日寅上立,三十加来卯上轮,月月常从卯位加,阴二阳三顺数排,山茶甫正斜角没,太阴时刻定无差。
  图说:日有晦朔、月有弦望,初一为朔、十五为望,朔望中一日为上弦,望晦中一日为下弦。日属阳、月属阴,阴常为阳消剥。自月初,月从右行,渐离于日,而明渐生,至初七八,明半见如弓弦,故谓上弦;至十五,月去日最远,故得全其明,日月相望,谓之望月;半后则渐近日左畔,而明渐消,至二十二、三仅存半明亦如弓弦,故谓之下弦;至三十日,日月相合,月为日消,尽谓之晦。
【五行所主图】
  星即五星也,卦即八卦也,人即五常也,脏即五脏也,味即五味也,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