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不出三旬,诸侯争为王。《孝经内记》曰:“三日并出者,国君必亡其位。有人在前后宫中同,人君即亡也。”《荆州占》曰:“三日并出,其国有灭诸侯,有亡地空邑,河水大出;不则其年大兵并大丧。”《春秋纬》曰:“三日并出,天子黜。”又曰:“数日并出,两主争。”《京房占》曰:“二日、三日、四日、五日并出,此谓争明,天下兵作,亦主三、四、六主立。(按《国志》曰:建兴四年二月,江东初闻愍帝凶,问群臣并见五日;一日正中央,余在四边,夏侯族曰:天下多天子,何所怪也。)《汲冢书》曰:胤甲居西河,天有孳,十日并出。”《淮南子》曰:“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草木,民无所食,尧使羿射之,中其九,乌皆死,坠其翼。”
日重累
《孝经雌雄图》曰:“日重累;甲乙,皇太子重殃;丙丁,大臣折伤;戌巳,后妃失御,为崇是也;庚辛,将卒军奸大行也;壬癸,君政暮露,而下不掩救也。变变悉悉见见者,亡灭之事,惟有贤君良臣,除大恶,革伪朝,定尊卑;如此则消却变,众害伏也。”
日斗 斗而晕蚀
黄帝曰:“凡日斗,以日中三足乌见,为正日斗也;常以日出食时,候若三足乌,不见者不为斗也。”京氏曰:“两日斗,天下争;三日斗,法如鸡斗相搏,当视先灭,以决其事。”《金柜》曰:“日斗者,人君内无聪明,邪臣争权。日斗者无精,众人见乌其中,无救;期六十六日,王者亡其土地。其救,辟四门,来仁贤,授爵分职,循名责躬,则斗不为伤。”《海中占》曰:“日斗月蚀,主病胀,偏枯口舌,咽喉心腹。”京氏曰:“日斗,常以日出至食时以斗,斗后乌见,六十日王者亡地,若乌不见,不为斗。凡日斗不及三年,下有拔城大战,齐燕多水。”京氏曰:“日赤黑比斗者,其国分不出三年,中食人,大小民饥亡。”京氏曰:“日斗,黄者为中胜,中国强;青者为左胜,左国强;白为右胜,右国强;赤为前胜,前国强;黑者为后胜,后国强;不胜者,将有殃。”京房《对灾异》曰:“日斗,或赤、或白、或苍、或黄虎入邦,此谓守邑破亡,周君以此亡。”又曰:“数日俱出,若斗,天下兵大战。”石氏曰:“白日与黑日斗,其国相攻,天下有兵,不出三年,大饥。”《春秋纬》曰:“赤日相烫血滂滂;君臣无道行纵横。”京氏曰:“日斗、有变,晕、日蚀,君死,日皆伤,兵起。吕氏曰:“乱国之主,众莫亲;邪气盖积,则蚀斗。(按《尚书璇玑铃》曰:桀时有日斗蚀。太公《金柜》曰:三苗时有日斗也。)
日以十二辰斗
《孝经雌雄图》曰:“子日日斗者,李氏欲为天子。”《魏氏图》曰:“子日日斗者,李氏、窦氏欲为天子。”《孝经雌雄图》曰:“丑日日斗者,赵氏欲为天子。”《魏氏图》曰:“丑日日斗者,赵氏欲为天子。”《雌雄图》曰:“寅日日斗者,姚氏欲为天子。”《魏氏图》曰:“寅日日斗者,邓氏、尚氏欲为天子。”《雄雄图》曰:“卯日日斗者,张氏欲为天子。”《魏氏图》曰:“卯日日斗者,卫氏、张氏欲为天子。”《雌雄图》曰:“辰日日斗者,边氏欲为天子。”《魏氏图》曰:“辰日日斗者,陶氏、但氏欲为天子。”《雌雄图》曰:“巳日日斗者,步氏欲为天子。”《魏氏图》曰:“巳日日斗者,宗氏、上氏欲为天子。”《雌雄图》曰:“午日日斗者,刘氏欲为天子。”《魏氏图》曰:“午日日斗者,马氏郭氏欲为天子。”《孝经雌雄图》曰:未日日斗者,朱氏、霍氏欲为天子。”《魏氏图》曰:“未日日斗者,(阙×××)欲为天子。”《孝经雌雄图》曰:“申日日斗者,陈氏欲为天子。”《魏氏图》曰:“申日日斗者,侯氏欲为天子。”《孝经雌雄图》曰:“酉日日斗者,(阙××××)欲为天子。”《魏氏图》曰:“酉日日斗者,周氏欲为天子。”《孝经雌雄图》曰:“戌日日斗者,阎氏欲为天子。”《魏氏图》曰:“戌日日斗者,孔氏、刘氏欲为天子。”《孝经雌雄图》曰:“亥日日斗者,秦氏欲为天子。”《魏氏图》曰:“亥日日斗者,秦氏、尹氏欲为天子。”
日月并出
《春秋感精符》曰:“后妃专则日与月并照。”《春秋考异邮》曰:“日月并照,出数月俱行,或大或大,满不消;其下必有煞君、灭邦、女主持政、大夫乱纲、夷狄内侵、天下咸兵。”京氏曰:“日月并出,为并明;天下有两主立。”京氏曰:“《气占》云:‘日月并俱出,君臣争明。’”京氏曰:“日月并出,兵在内。”京氏曰:“日月两见,是(阙××××××)皆有兵饥。”京氏曰:“日月并出,相去二寸,臣下作乱灭其主。”《魏氏图》曰:“日月并见者,君为臣,臣为君,其世乱,民相残。”《孝经内记图》曰:“日月两见,十日不雨,兵在内起及外。”《荆州占》曰:“日月并出,是谓灭亡,天下有国者亡。”《洪范五行传》曰:“吴之亡也,日月并出,其后越灭吴,臣欺其君,夷狄侵中国。”《荆州占》曰:“日月并见,是谓争光,大国弱小国,不出三年兵起,岁恶,风雨不时。”《荆州占》曰:“日月并出,是谓死丧,吏人会聚,以下凌上。”魏氏曰:“日月并昼见者,君弱臣强,以臣伐君,谋为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