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1-易藏 -02-术数

9-人子须知-明-徐继善-第129页

贵。
此水破天心也,主贫絶。
眞应水
眞应水者,泉注穴前,以应眞龙之结作者也。盖好龙旺盛,既结穴后,秀气不尽,溢发为泉,应我眞穴。不拘大小,但要澄清甘美,春夏不溢,秋冬不竭,潴而不流,静而无声者为是。亦名灵泉。若有此水,必有大贵之地,宜于此处求索,不可忽也。如湖广夏靖公祖地,及广西吕文简公祖地,皆有眞应水,是其格也。
右地在德兴治南四十里,土名毛桥。其龙自茅山廉贞作祖,宝殿龙楼,发下凑天土星——御屏,方正骨立,秀贴天表。中出一脉,顿跌走弄,穿田处四金相照。复数节,开帐,闪落右出,下平地结穴,开两掬甚巧。钳中眞应水不涸不溢。前朝帐下贵人,大河绕带,跪炉高镇水口。穴上回头,正坐御屏可爱。只是入首右畔受风,故葬后一人仕元死难。左畔曜星顺水不回,故时敏公遂居湘阴以子贵赠少保。国初,忠靖公原吉位至户部尚书,进公孤,赠三代,及吾邑舒方伯直庵公清为立传见银邑志忠靖公子瑄,官太常少卿。孙崇文,登进士,官南京通政参议。
左地在湖广大冶县西六十里,土名茅潭。其龙来脉甚远,不详述。比入局,开大帐。帐中山脉,连起数峰,状如大小走马诀云大马赶小马,富贵传天下。又顿跌逶迤数里,穿峡作芦鞭袅。入首起太阴高金,穴结上聚。下铺余毡悠扬,当前眞应水不涸不溢为证。下关一山,如牛角弯抱有情。明堂湖水融注。前朝龙楼宝殿,贵人秀丽。但近案带石如兜鍪,故葬后当代即补戌广西。三代璋公发科,官县令,以子贵赠少保。县令公子即文简公调阳,登庚戌榜眼,累官至少保兼太子太传、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子兴周,庚辰进士,与诸公连登科甲,至今富贵方隆。
禄储水
禄储水者,水之融注,如禄之储积也。或穴前,或穴后,或穴之左右,或水口间,有深潴融聚之潭、湖、池、沼、塘、窟皆是也,或储水聚会亦是。要深大不涸竭为美。主厚禄,主储积巨富,悠久不替。
论诸泉凡一十四条
嘉泉
嘉泉者,其味甘,其色莹,其气香也。亦曰甘泉。澄之愈清,混之难浊,春夏不盈,秋冬不涸,暑凉寒暖,四时莹澈。此泉至美,阴穴近之,乃龙气之旺迸裂不禁者,大富贵地方有此应,亦名眞应水。阳宅有此嘉泉,居民饮之,富贵长寿,一方多庆。
冷浆泉
冷浆泉者,其味淡,其色浑,其气腥也。亦曰泥水泉。不可灌溉,不堪盥俯,不宜炊饮。或滋滋浸渍,清不能澄,浊不能混。或得雨则盈,雨霁则涸。或春夏溢流,秋冬枯竭,皆为不吉。是乃龙气萎弱,地脉疏漏。阴穴近此最凶,不可误为眞应水而扦葬也。阳宅饮之,非但此方无有富贵,仍主瘟疫长病,黄肿憔悴,久而绝灭。
醴泉
醴泉者,味甘如醴,故名之也。《礼纬》云:“王者刑杀当罪,赏锡当功,得礼之宜,则醴泉出。”《鹖冠子》曰:“圣人之德,上及太清,下及太宁,中及万灵,则醴泉出。”《瑞应图》曰:“王者纯和,饮食不贡献则醴泉出。饮之令人寿。”此盖圣王德感,神物之来,非偶尔也。固虽地龙气脉之所发泄,然亦不可泥为气旺,而必于求地也。
汤泉
汤泉者,即温泉也,俗又谓之暖水,世言阳泉。是硫黄在下,故其水上出沸热。或曰矾石在下。此固莫得而辨。大抵龙之旺气,融而为泉。泉而沸热,其气发散,不能结穴,亦不必泥为硫黄矾石也。杨公云:“凡是温泉莫寻地,眞阳温厚化为水。滔滔汩汩日夜流,且是水口无关阑。”又有一等水源,冬温夏凉,俗名暖水者,又多出富贵,与汤泉不同,不可一概论也。
矿泉
矿泉者,其下有矿,而上有泉迸者也。其色红,亦谓之红泉。龙脉气锺于矿,其山泉流,红色粘滞。他时矿利发泄,必致掘凿伤毁,纵有美穴,孝子亦当慎重。况气锺于矿而为世宝,岂复能结阴地?不特智者而后知其不可也。
铜泉
铜泉者,其水可浸铁为铜者也。以其色类胆汁,又名胆泉。是龙脉旺气皆锺于泉,不能结地,不必求穴也。
涌泉
涌泉者,泉自地中涌出,起泡喷沸;或石岩涌出,乍起乍没,如潮水起白泡者皆是也。有此涌泉,则地气发泄于泉,或为胜境仙宫,灵神所栖之地,不可求穴也。
溅泉
溅泉者,出窍如射,冷冽殊常,及阴极粛杀之气所发,最为凶恶,不可求穴也。
没泉
没泉者,水从下漏者也。下有虚窍,潜通他所,水溜其下,如没池中,不见其去。此乃虚陷之地,气不融结,不必求穴也。
黄泉
黄泉者,非论其色,乃水入于地,谓之水落黄泉也。春雨乍起,则其水骤涨而起;雨纔止,而水即浸入地中。四时干竭,乃浮沙之地,龙气虚耗。其乡非惟不结阴地,而所居之民亦贫困无聊。或为灵神所栖,或为鬼魅所都而已。坑深水浅,水落深坑,亦谓之水落黄泉,不必寻地。此与方位家黄泉之说不同。
漏泉
漏泉者,点滴渗漏,乃龙气之弱者,不可求穴也。
冷泉
冷泉者,清流冷冽,乃受极阴之气,决不能融结造化也。《玉峰宝传》云:“漏泉、冷泉、溅泉、红泉,乳中及明堂皆不宜有。若或有之,痔漏病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