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兹曰小狐曰尾。艮为小为尾。故知取艮象。济者济坎水也。
  象曰。未济宁。柔得中也。小狐讫济。未出中也。濡其尾无攸利。不续终也。虽不当位。刚柔应也。未出中。言二陷于坎中也。六爻皆不当位。无攸利。然赐柔相应。穷则宜变。变则通。故不续终。申不止之义也。
  象曰。火在水上。未济。君子以慎辨物居方。乾阳物。坤阴物。阴阳各当位。是居方也。阴阳皆不当位。是聚而失其方也。辨而明之。慎其居而择所处。则无咎矣。故君子以之。
  初六。濡其尾。吝。在下故曰尾。濡尾故吝。象。濡其尾。亦不知极也。极说文栋也。栋居屋中。故极者中也。濡尾知极。言初在下失中。
  九二。曳春轮。贞吉。坎为轮为曳。居中。故贞吉。
  象曰。九二贞吉。中以行正也。以位言。九二中而不正。兹曰行正。以正释贞也。非谓位正。
  六三。未济征凶。利涉大川。不当位。前遇险。故征凶。征凶则不能利涉。兹日利涉大川。上下文义反背。朱子疑利上有不字。按象云位不当。则不利也。缺以俟知者。
  象曰。未济征凶。位不当也承乘皆险。动则必凶。柔居刚。故位不当。
  九四。贞吉。悔亡。震用伐克方。三年有赏于大国。坎为鬼。易林观之既济云。班马还师。是用半震。震为马为反。既济三半震。故曰班马还师。兹易曰震用伐鬼方。亦以四五形震。为易林之所本。震为威武为征伐。坎为三故曰三年。有赏于大国者。言伐鬼方有功。以大国赏之也。盖以五上半艮为国也。贞吉卜问吉也。高士奇天禄识余云。易震用伐鬼方。敦深谓震乃挚伯名。程传训为威武。则三年有赏于大国。何人也。以文理言。此说颇胜。而述之者少。
  象日。贞吉悔亡。志行也。坎为志。四承乘皆阴。故志行。
  六五。贞吉。无悔。君子之光。有孚吉。离为光。五君位。故君子之光。下有应。故有孚吉。
  象曰。君子之光。其晖吉也。离为大明。故其晖吉。晖。说文光也。
  上九。有孚于饮酒。无咎。濡其首。有孚失是。坎为酒。为饮食。上九下履重坎。故有孚于饮酒。有应故无咎。上应在三。三居重坎之中。故亦濡其首。六爻皆有应。故有孚。皆失位。故失是。然不续终之故。正以此也。
  象曰。饮酒濡首。亦不知节也。上艮为节。节止也。过而不止。故不知节。即未济之卦形。即异于常卦。故所取之象。往往为本卦所无。如曰逐。曰高宗。曰伐。日襦(左系)衣如(左衣)。曰杀。曰祭。曰福。曰大国。曰震。本卦皆无此象。于是虞氏用卦变以求其象。惝恍支离。莫可究洁。然经于九四曰震。且明以四五为震矣。故知其它皆用半象也。易林本之。于观之既济云。班马还师。震之即济云。齿齿(右间)齿齿(上契无大)。兑之既济云。积石为山。旅之既济云。逐鹿南山。恒之既济云。三妪治民。是皆于既济取震马震鹿巽妪兑齿艮山象。又谦之未济。千柱百梁。是以艮为梁柱。未济三艮形。故曰千柱百梁。又涣之未济。三虎上山。亦以三艮为三虎。又蹇之未济云。一口三舌。亦以重兑为三舌。凡易林取象。无不本于易。此用半象。必有所受之。而其详不传。由是证施孟梁丘三家易学。其取象皆尚有极繁琐之口传。徒以古人尚质。竹书艰难。其所为易传。皆疏其大义。而不详其烦琐。致使象数之细微。皆存之口授。不着竹帛。以伤其方雅。故汉时学易者必有师。非重师。重口授也。口授一绝。后人虽欲知而莫由。幸焦氏易林未亡。吾人可按其辞。抽绎坠象。使易之晦辞。得以复明。易之误解。俾以复正。不然且终古长夜矣。上经终坎离。坎中爻震艮。离中爻巽兑。是举坎离而六子具也。下经终既未济。乾坤具备。而即济一阳一阴。则震兑也。未济一阴一阳。则艮巽也。是举坎离而八卦备也。故以为六十四卦之殿。其卦既无所不包。其象遂父母与六子俱备。故易与易林。于既未济取象。独不同欤。
  
  周易尚氏学卷十八
  系辞上传
  
  系辞嘘吸经髓。挚举无神。其难解盖过于经。大抵深于易理者。望而知其所谓。易理不精者。愈读注释。愈不得要领。汉注皆以象。宋注皆以理。然辞有明指卦象者。离象而演空理则非矣。有泛言易理者。求解而必于卦象则执矣。兹择其可解者略说之。其语意昆仑不易知者。则阙。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率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
  首二句言圣人仰观天。俯察地。因其尊卑而定乾坤二象。三四二句。言乾位南。坤位北。高卑不同。而贵贱以分也。动者乾之常。静者坤之常。因其动静之迹。而识其刚柔之性也。
  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
  方。九家云。道也。所也。方以类聚。言万物能聚于一方者。以各从其类也。阴阳遇方为类。颐六二象曰行失类。言阴不遇阳也。坤传曰西南得朋。乃与类行。中率六四曰绝类上。言阴遇阳也。阴阳通为类。类则聚。聚则和合而吉矣。物者阴物阳物。纯阳或纯阴为群。乾曰见群龙无首。以纯阳为群。否二象曰不乱群。以纯阴为群。纯阳纯阴则不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