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一 回 拭明镜追溯前因 感名花重提旧事
续镜花缘
原序
士人束发受书,博通今古,至壮岁则恒思出其所学为天下用:上之固足以赞襄盛治,黼黼庙廊,次之亦足以提振世风,和声鸣盛。乃有才未展,高卧名山,借笔墨以自娱,抱等身之著作,人咸惜其遇之啬,而不知其宏才硕学度越恒流者,固有什百千万也。
华琴珊先生,海上名士也。槐黄十度,有志未偿,闭户著书,不闻世事。谈经余暇,则肆笔为文;饮汤微醺,则吟诗寄之。而凡《齐谐》、《志怪》、《山海》、《石经》,下至稗官野史,旁及巾帼英雄,亦无不命彼管城,供我挥写。盖文人之笔,固无所不可,而愤世之志亦借以发舒也。
辛亥春日,以所著《镜花缘续集》见(贝示)。展读之下,异境忽开,宛如天女散花,缤纷五色。几前集所不及者,为之增益之;前集所过甚者,为之斡全之。写前人难写之景,竞前人未竟之功。如骖之靳,相得益彰。古人有知,引为知己。自有此续集,而《镜花缘》一书得以结束完全而毫发无遗憾矣。
月朗风清,萧斋寂寞,试取是书而展阅之,其亦心旷神怡而翛然物外乎!
宣统三年岁次辛亥孟春上旬之吉,翔生顾学露谨序。
《续镜花缘全编》序
醉花生华君者,春申浦上知名士也。秉性豪迈,放怀诗酒,落拓不我。诗赋、策论、杂著,各擅胜场,尤工制艺。棘闱屡荐,终不获售。
及科举既废,遂绝意功名。人皆别寻门径,而华君独淡如也。生平好学不卷,博览群书,经史子集而外,虽稗官野史、小说家言,亦靡不寓目焉。
华君曾与予言曰:“施耐庵之《水浒传》可不续,而村学究偏欲续之。王实甫之《西厢记》可不续,而续之者有人。曹雪芹之《红楼梦》可不续,而《红楼梦》之续多至十有余种。李松石之《镜花缘》明是半部,有不容不续之势,而续《镜花缘》者竟未之见。”予因谓华君曰:“吾子宏才海富,何勿出其绪余而续后半部《镜花缘》,使后之读是书者畅然满志,幸全豹之得窥,亦一快事也。”华君曰:“诺。”乃就李君未宣之余蕴,从前书本尾“再开女试”一言入手,而以“才女卢紫萱辅佐女儿国王为贤君”数语作主脑,终使群芳同归真境,风姨月姊解释前嫌。衔接一片,终始相生,续成四十回。描摹尽致,雅俗共赏。读之真觉天开妙想,泉涌奇思。阅两月而告成功。予服其才且惊其速。尽美矣,又尽善也。方诸古之倚马万言可立而待者,亦蔑以加兹。谁谓古今人不相及哉!予因志其缘起如是。
宣统二年,岁次庚戌仲冬之月,弇山醉墨胡宗堉拜手。
自序
曩阅《镜花缘》一书,于稗官野史之中,别开生面。嬉怒笑骂,触处皆成文章。虽曰无稽之谈,亦寓劝惩之意,不可谓非锦心绣口之文也。惜全豹未窥,美犹有憾。周咨博访,垂数十年,卒不可得。用是不揣固陋,妄自续貂,就李君书中未竞之绪,参以己意,纵笔所之,工拙奚暇计哉!名之曰《续镜花缘》,欲其有始有卒也。宗旨仍旧,首尾相联,使众仙同归仙境,不至久溷尘凡,区区微意之所在也。
仆生不逢时,有志未逮,雨窗闷坐,长日无聊。酒后茶余,借管城子以破岑寂云尔。
宣统二年,岁在上章阉茂,辜月长至日,古沪醉花生琴珊氏弁言于竹风梧月轩。
目录
以下是去除重复后的章节标题列表:
第一回 拭明镜追溯前因
第二回 二仙姬连登黄甲
第三回 诛篡逆新君御极
第四回 结良姻王府续鸾胶
第五回 武小姐死里逃生
第六回 燕贺村三人同梦
第七回 唐闺臣修真得道
第八回 灭凶恶船户丧身
第九回 双亲认义惜多娇
第十回 林之洋送女于归
第十一回 两学士并娶韦氏
第十二回 家属解京途中遇救
第十三回 吉庆无心逢周氏
第十四回 犬封相奸谋许重赂
第十五回 淑士国遣臣求宝
第十六回 众英雄教场比武
第十七回 子车良面君复命
第十八回 花逢春旗开得胜
第十九回 借恶寇火伤士卒
第二十回 驸马欺敌速败亡
第二十一回 易紫菱求仙闻警
第二十二回 束公主水淹鹤鸣
第二十三回 水碧莲乘牛破浪
第二十四回 梅凤英大战梁邱德
第二十五回 掷飞叉诸将受祸
第二十六回 芙蓉剑诛莲芳公主
第二十七回 用兵破敌四面攻围
第二十八回 小嗣君乞降纳贡
第二十九回 耀武功聘问交通
第三十回 建仙祠歌功颂德
第三十一回 黑齿君王闻风警悟
第三十二回 讲艺论文友朋结社
第三十三回 荟芳园五美吟诗
第三十四回 梅公子连元及第
第三十五回 荡寇伯鸿案相庄
第三十六回 享尊荣夫随妻贵
第三十七回 游春苑国后留题
第三十八回 燕秋兰辨明冤抑
第三十九回 花再芳遇人不淑
第四十回 敦永好风月证盟
贺西池昆仑圆叙
《续镜花缘全编》卷之一
第 一 回 拭明镜追溯前因 感名花重提旧事
国朝李君松石所撰《镜花缘》一百回,繁征博引,感慨苍凉,妙绪环生,奇观迭出。惜全影难求,事仅得半。其书所传的是唐时武后专权,将中宗贬置房州,逞所欲为,荒淫无度。当隆冬之际,饮酒过醉,戏命百花齐放。百花仙子适与麻姑对弈,不在洞府,一时失察,群芳斗丽争妍,献媚取悦于下界的女主,致令时序颠倒,骇人听闻。上界玉皇闻知,便将众仙子降谪红尘。后来武后忽发奇想,大开女科,遍搜闺秀,考取才女百名同赴红文筵宴。一等五十名,授职女学士。二等四十名,授职女博士。三等十名,授职女儒士。今将百位才女姓名列左:
史幽探、哀萃芳、纪沉鱼、言锦心、谢文锦、师兰言、陈淑媛、白丽娟、国瑞徵、
周庆覃、唐闺臣、阴若花、印巧文、章兰英、田秀英、林书香、宋良箴、卞宝云、
阳墨香、郦锦春、田舜英、卢紫萱、邺芳春、邵红英、祝题花、孟紫芝、秦小春、
董青钿、褚月芳、司徒斌儿、余丽蓉、廉锦枫、洛红蕖、林婉如、廖熙春、黎红薇、
燕紫琼、蒋春辉、尹红萸、魏紫樱、宰玉蟾、孟兰芝、薛蘅香、颜紫绡、枝兰音、
姚芷馨、易紫菱、田凤翙、掌红珠、叶琼芳、卞彩云、吕尧蓂、左融春、孟芸芝、
卞绿云、董宝钿、施艳春、窦耕烟、蒋丽辉、蔡兰芳、孟华芝、卞锦云、邹婉春、
钱月英、董花钿、柳瑞春、卞紫云、孟玉芝、蒋月辉、吕祥蓂、陶秀春、掌骊珠、
蒋星辉、戴琼英、董珠钿、卞香云、孟瑶芝、掌乘珠、蒋秋辉、缁瑶钗、卞素云、
姜丽楼、米兰芬、宰银蟾、潘丽春、孟芳芝、钟绣田、谭蕙芳、孟琼芝、蒋素辉、
吕瑞蓂、董翠钿、掌浦珠、井尧春、崔小莺、苏亚兰、张凤雏、闵兰荪、花再芳、
毕全贞。
先是,女儿国储君阴若花回国,武后加封为文艳王,授枝兰音为东宫少师学士,黎红薇为东宫少傅学士,卢紫萱为东宫少保学士、护卫大臣,随了文艳王到得国中。女儿国王已经晏驾,众臣遂扶储君阴若花登了宝位。次后,众才女纷纷告假回籍于归。唐闺臣思亲念切,与颜紫绡结伴同上小蓬莱探访父亲,一去不返。田秀英、田舜英、宰玉蟾、燕紫琼随同丈夫勤王,临阵遇害。邵红英、戴琼英、林书香、阳墨香、谭蕙芳、叶琼芳,尽节军中。
后来中宗复位,死亡的诸才女并受阴封,奉旨俱入节孝词,春秋享祀。中宗系武氏所出,中宗虽然复了帝位,太后威权未替,又下一道懿旨,颁行天下:来岁再开女试,并命众才女重赴红文宴。预宴者另锡殊恩。懿旨一下,早又轰动了天下多少才女。此《镜花缘》前集书中之大略也。
镜不拂拭不显光明,花不栽培不能开发,于是记其缘起,重提一过,庶几朗若列眉。如今请诸君再观《续镜花缘》。有诗为证。诗曰:
世事纷争慨变迁,年来翰墨结因缘。
闻闻见见毫端绘,幻幻奇奇腕底传。
镜里看花添艳冶,花前对镜倍鲜妍。
残棋未了须终局,漫续新编愧昔贤。
却说江南道姑苏台畔有个致仕的乡宦,姓黄名华,表字友鞠,年逾知命。夫人周氏去世多年,继娶陆氏夫人生有一儿一女。儿名锡宝,尚在髫龄。女名蕊珍,芳年三五,出落得姿容绝代,聪颖非常,真是貌可羞花,才夸咏絮。夫妇爱之不啻掌上明珠。家中良田美产,富有资财。仆妇丫环,成群作队。府中请位西席,是个老年博学的通儒,叫做张子受,课读姊弟。二人极其敏悟,均能一目十行。宾主亦甚投机,常常论古谈今,吟风弄月。
一日,友鞠晚来无事,步到书房中与西席谈心。彼此相见,对坐言欢,十分契合。便命童儿黄福道:“今晚我在书房与师爷对酌,可添杯箸。”童儿答应。去不多时,送进肴馔。调开桌椅,宾主坐定,童儿在旁斟酒,开怀畅饮。饮酒中间谈及诗赋一道,张子受道:“令嫒近来的学问大有进境,较诸当今考取的才女,真可谓有过之无不及矣。友翁如谓过奖,请观窗作,便知弟非谬言。”说着,便起身,走至书案前,抽屉中遂将蕊珍近日所作的诗赋检出,送与东翁。友鞠接取展阅,只见言言锦绣,字字珠玑。内有一篇不限韵的《灯花赋》,尤为灵心妙腕,得未曾有。其赋曰:
灯影兮摇青,花光兮照棂。含葩今灿烂,结蕊兮珑玲。映红蕤兮满室,流紫焰兮盈庭。
护重重兮翠幔,围曲曲兮晶屏。永夜焚膏,寒宵绚彩,绽出离披,攒成蓓蕾。起草频挑,敲
棋有待。半阶之朗月未沉,几点之疏星常在。
则有萧斋岑寂,小院迷离,笔情花发,书味灯知。蔗回经舌本,穗剪证心期,勤咀含于
子夜,记领略于儿时。更有绣阁沉沉,璇闺煜煜。柔情更向谁论,好事还凭他卜。兰吐粟兮
零星,麝凝煤兮馥郁。玉钗影动兮开心,宝髻光摇兮射目。
至若羁人望远,旅客情萦,剪窗西之烛,伴舍北之檠。辉偏流于四照,艳犹聚于三更。
剔去银红之焰,听残玉漏之声。
彼夫渔浦篱疏,钓滩屋矮,星澈叉鱼,月低捕蟹。非藜而白室余明,拟桂而金钱难买。
蚖膏未满兮灯昏,燕处自安兮饭罢。维时风清院落,烟漾帘栊,花开别样,花吐凌空。丝丝
晕碧,闪闪飘红。何处之琼箫送响?谁家之竹笛偏工?有客不来践约,无言孰诉深衷?
灯有花垂,花因灯吐。看列炬于金莲,疑缀霞于火树。翻杂记于西京,溯名言于前度。
雒诵当代之佳章,藉启后人之妙悟。
友鞠阅毕,便对子受道:“小女幸沾化雨,竿头日进。此皆先生诱掖之功也。他日再逢女试,大约亦可上国观光。”子受道:“岂但观光,恐怕还要出人头地哩。”宾主谈谈说说,饮到半酣,用过夜膳,又论论文,讲讲闲话,直至夜深始别。
一宵无话。次日老爷正与夫人谈叙家常,道及女儿的学问淹博,欣喜过望。忽见丫环传报:“陆府夫人同了小姐到来,轿子停在前厅。”夫人随唤丫环,到书房中去请小姐进来。夫人坐上抬身,轻移莲步,到了前厅。陆府的夫人小姐已经出轿,蕊珍小姐也到前厅迎接舅母。姑嫂、表姊妹至亲相见,甚是亲热。陆府夫人苏氏,小姐爱娟年方二八,才貌双全。当时丫环送上香茗,彼此叙了些寒喧。苏氏夫人道:“前日接得京中相公家信,书中提及太后懿旨:明年再开女科。诏书不日就要颁行天下。嘱爱娟女儿好好勤功,预备赴考。愚嫂特来知会姑娘,约甥女与小女同伴进京,路上可免寂寞。未识姑娘以为何如。”黄夫人道:“极承嫂嫂关爱,只恐小女学浅才疏,郡县考还不能入选。”陆夫人道:“既是至亲,姑娘何用客套?贤甥女素来聪明,定然高出吾女之上。小女不过粗通文墨而已,未必及得甥女。”姑嫂正在言来语去,黄老爷进内,与陆夫人见过了礼,陆小姐拜见了姑爹,请安已毕,陆夫人便将京中来信约蕊珍小姐同伴的话重述一遍。黄老爷道:“舅嫂所见不错,小姊妹叙在一处,彼此有兴。”陆夫人便把爱娟小姐近来所做的诗稿取出,送与黄老爷观看。黄老爷接过,从头细看。见是七律四首,咏的秋蝉、秋萤、秋蜂、秋蝶道:
独倚栏干思悄然,宵深漏静忽闻蝉。
迷离树色情千里,落寞秋心话半年。
尽许新餐分玉露,早将旧调换金弦。
嘶或柳苑三更月,孤唳偏能惹恨牵。
--秋蝉
轻携罗扇扑飞萤,秋气迎来入画屏。
一桁疏帘疑照月,半篙浅水讶流星。
残阳院宇浮踪寄,衰草池塘幻梦醒。
破瓦颓垣余点点,随风吹堕逐飘萍。
--秋萤
秋容肃穆意惺忪,到处还余逐队蜂。
黄褪影迷纤翅弱,红残痕约细腰松。
遥怜粉署春风静,转忆花朝午课慵。
阴老碧梧黄菊绽,芳菲一路寄浮踪。
--秋蜂
系恋芳丛直到秋,伶俜冷蝶忆侬不?
轻随燕子飞还怯,瘦逐蜂儿闹未休。
栩栩三春寻旧梦,蘧蘧一枕动新愁。
滕王画本描难似,丹桂香飘菊径幽。
--秋蝶
黄老爷看完了诗句,对陆小姐道:“内侄女的佳章写景摹情,清词丽句,真是才人之笔。”陆小姐起身道:“侄女涂鸦,怎当得姑爹谬奖?还求姑爹斧削才是。”黄老爷道:“老夫自是实话,井非虚誉。”随唤小环命厨房备酒,老爷有事往外去了。然后表姊妹叙谈,讲论诗赋,欢洽异常,彼此情投意合。不多时,丫环搬进酒肴,肆筵设坐。两位夫人与两位小姐饮酒谈心。公子进内拜见舅母,并与表姊作揖,彬彬礼貌,对答如流。黄夫人道:“孩儿今日陪伴舅母、表姊,就在内堂午膳罢。不要到书房中去陪先生了。”公子领命,就在旁侧坐下,周旋应对,不慌不忙。陆夫人称赞不已。用过中膳,姑嫂表姊妹谈谈说说,不觉日色沉西。陆夫人起身告辞。黄夫人再三款留不住,母女双双送出中堂,登舆而去。陆夫人随来仆妇丫环叩谢了黄夫人,随了夫人小姐回府不题。隔了不多几日,明岁重行女试的懿旨各道都已颁到。仍照上科之例,郡县试取中方准部试,部试之后再行廷试。此旨一下,各道的才女纷纷报名投考。且说黄蕊珍、陆爱娟两位小姐:黄小姐考吴县,陆小姐考元和。考毕县试,蕊珍是吴县的案元,爱娟是元和的案元,都得了文学秀女匾额。两府夫人各自欢喜。到了十月初二,便是郡考之期。各州各县的秀女都来郡城应试。姑苏台畔愈形闹热。黄府、陆府好在都住郡城之中,所以小姐进场考试极其便捷。届期就在府内起身,进了考场,都是一挥而就。午后完卷,各自出场。复试已毕,第一名文学淑女取中黄蕊珍,第二名文学淑女取中陆爱娟,纷纷报喜,亲友登门道贺,往来不绝。到了上匾之日,备酒宴客,各有一番忙碌,不必细表。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天气渐寒,葭灰飞动,过了隆冬,早又是新春时候。凡有天下十道取中的文学淑女,纷纷端整束装,进京部试。陆、黄两府的小姐,早已预备行装。黄府差了老苍头黄顺,并两名婢女,一名唤做春香,一名唤做秋蕙,还有张老师爷陪送小姐。陆府夫人命家人陆贵并春梅、秋菊两个丫环伏侍小姐。两府预先约定,雇了一号大船,择了吉日动身。蕊珍小姐拜别双亲,老爷、夫人各有一番叮嘱。爱娟小姐也到黄府拜别了姑爹、姑母,表姊妹一起动身。黄老爷亲送到船,嘱托了西席张子受老相公。陆小姐也见了张子受,趁着表妹称作先生。黄老爷又叮嘱了黄顺几句言语,然后上岸,乘矫回府。船家起艇,一棒锣声,顺风相送,扬帆而去。于路看山玩水,姊妹陶情,有时与张老先生讲论诗赋,对景抒怀,不知不觉到了京师。起岸,雇了驴车装载行李,找寻宿店。两位小姐又唤了两乘大轿,自有家丁伺应。歇宿一宵,次日进城,便到红文馆寻觅寓所。幸喜地方宽大,寻了一所大大的院落。蕊珍、爱娟两位小姐都有丫环伺候,铺设床帐,一应周备。
用了午膳,散步庭前,见对面也是一所极大的院落,已有应试的才女居住。原来是上科才女谢文锦之妹文绣、陈淑媛之妹淑仙、国瑞徵之妹瑞芬、周庆覃之妹庆春,同伴在红文馆居住。蕊珍小姐命春香过去探问明白,遂偕了爱娟小姐,轻移莲步,同来对院问候。四位淑女一一相见,各道姓名,被此十分倾慕。坐谈良久,方始告别。明日,四位小姐也来顾访。蕊珍、爱娟接进里面,丫环送茶,论古谈今,娓娓不倦。不一日,红文馆中又来了上科的几位才女重赴红文宴的,也来安歇,各带仆妇丫环伺应,闹热异常。众才女互相往还,情投意合。陆爱娟小姐本思到了京中要与表妹蕊珍同往衙门探望父亲,那知陆老爷已于一月之前钦差外省查办案件,故而不在京中。暂且按下,以待后文再表。
且说红文馆中诸位才女,到了部试之期,料理考具,整备进场。还有不住红文馆中的许多文学淑女,纷纷都到。点名给卷,题纸一下,静坐凝思。到了酉刻,交卷出场,俱有婢仆前来迎接,乘舆回寓歇息不题。那天下十道的众才女,个个专候放榜夺魁。要知部元果属何人,且待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