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绛珠宫黛玉悟天机,太虚境警幻谈因果

续红楼梦(清)秦子忱 著

目录

《续红楼梦》凡例

第一回 绛珠宫黛玉悟天机,太虚境警幻谈因果

第二回 讯鸳鸯凤姐受虚惊,救妙玉香菱认亲父

第三回 黄泉路母女巧相逢,青埂峰朋友奇遇合

第四回 观音庵凤姐遇秦钟,丰都城鸳鸯见贾母

第五回 庆生辰元妃开寿宴,得家报黛玉慰芳心

第六回 试真诚果明心见性,施手段许起死回生

第七回 碧落黄泉寻踪觅迹,红颜白发恸子思夫

第八回 梦相逢钗黛两无嫌,叙幽情鹃莺各为主

第九回 小宁馨喜降荣禧堂,母蝗虫再醉怡红院

第十回 艰子嗣平儿祷神明,滞婚姻贾环怼父母

第十一回 丰都城贾母玩新春,望乡台凤姐泼旧醋

第十二回 张金哥拦舆投控状,夏金桂假馆诉风情

第十三回 胞弟兄相逢不相识,亲姑侄完聚许完姻

第十四回 林如海任满转天曹,贾夫人幻境逢娇女

第十五回 绛珠宫宝黛缔良缘,丹霄殿僧道陈因果

第十六回 史太君示梦绛云轩,贾存老遇儿铁槛寺

第十七回 天上人间双颁恩诏,痴男怨女大返幽魂

第十八回 贾宝玉初登翰林院,林如海再授都城隍

第十九回 荣国府张灯开鬼宴,城隍庙月夜会新郎

第二十回 贾迎春摆布薄情郎,史湘云搜求短命鬼

第二十一回 六礼告成巧姐出闺,十月孕足平儿生子

第二十二回 推己及人咸成佳偶,以真为假错认檀郎

第二十三回 真后悔黑夜暗投缳,念前情黄泉求艳魄

第二十四回 蒋玉函譬返茜香罗,冯紫英芹献鲛绡帐

第二十五回 恣闺谑戏和石头诗,逞才华再建海棠社

第二十六回 逢国庆贾氏增爵禄,沐皇恩元妃再省亲

第二十七回 酬仙惠建庙祀三贤,报亲恩称觞祝二老

第二十八回 传大道妙玉离太虚,证仙缘惜春成正果

第二十九回 享祭祀魂返大观园,庆团圆神游太虚境

第三十回 警幻女增修补恨天,悼红轩总结红楼梦

《红楼梦》为记恨书,与《西厢记》等。顾读者不附崔、张酸鼻,而咸为宝、黛拊心者,续与未续之分也。然离而合之易,死而生之难。

雪坞秦都阃,以陇西世胄,有羊卻风。韬钤之暇,不废铅椠。辗然谓余曰:“是不难。吾将返魂香,补离恨天,作两人再生月老,使有情者尽成眷属,以快阅者心目。”未操笔,他氏已有《后红楼》之刻,事同而旨异。

雪坞乃别撰《续红楼梦》三十卷,著为前书衍其绪,非与后刻争短长也。余读之,竟恍若游华胥、登极乐、闯天关、排地户,生生死死,无碍无遮,遂使吞声饮恨之“红楼”,一变而为快心满志之“红楼”,抑亦奇矣!虽然,岂徒为梦中人作撮合哉?夫谢豹伤春、精卫填海,物之愚也而人效之;鲲弦莫续、破镜难圆,天之数也而人昧之。要惟不溺于情者,能得其情之正;亦惟不泥于梦者,始博夫梦之趣。

雪坞之以梦续梦,直以梦醒梦耳。嗟乎!梦有尽而情无尽,虽犹是游戏笔墨,而无怨无旷之抱负已觇其概,此真十州连金泥、续弦胶也。彼续“西厢”之诮岛胫貂尾者,又乌足并论。

书以质之雪坞,以为然否?

秀水弟郑师靖药园拜题《南柯子》词

将军不好武,更搜今求古。只为那金钗无主,续纂黄粱,离恨天堪补。

仙缘了孽冤,幻境无愁苦。漫拟猜,天曹地府。笔蕊生华,原向梦中吐。

易水弟谭溁拜题《续红楼梦》弁言

《红楼梦》一书,脍炙人口者数十年。余以孤陋寡闻,固未尝见也。丁巳春,余偶染疮疾,乞假调养,伏枕呻吟,不胜苦楚。闻同寅中有此,即为借观,以解烦闷。匝月读竣,而疾亦赖是渐瘳矣!

然余赋性痴愚、多愁善病,每有夸父之迂、杞人之谬。疾虽愈,而于宝、黛之情缘终不能释然于怀,夫以补天之石而仍有此缺陷耶!公暇,过东鲁书院,晤郑药园山长,偶及其故。

药园戏谓曰:“子盍续之乎?”余第笑而颔之,然亦不过一时之戏谈耳。

迨药园移席于滕,复致书曰:“《红楼梦》已有续刻矣,子其见之乎?”余窃幸其先得我心也。因多方购求,得窥全豹。

见其文词浩瀚,诗句新奇,不胜倾慕。然细玩其叙事处,大率于原本相反,而语言声口亦与前书不相吻合,于人心终觉未惬。

余不禁故志复萌,戏续数卷以践前语。不意新正药园来郡,见而异之。一经传说,遂致同寅诸公群然索阅。自惭固陋,未免续貂;俯赐览观,亦堪喷饭。又何敢自匿其丑,而不博诸公一抚掌也耶!

嘉庆三年九月中浣,雪坞子忱氏题于兖郡营署之百甓轩,词曰:堪叹吾生真瞢瞢,一往情深,每代他人恸。曹子雪芹书可诵,收缘殊恨空空洞。钗、黛、菱、湘才伯仲,俶傥风流,更有妖韶凤。斧在班门原许弄,无端滥续《红楼梦》。

--《蝶恋花》

《红楼续梦》凡例

一、书中所用一切人名、脚色,悉本前书内所有之人。盖续者续前书也,原不宜妄意增添。惟僧道二人,在大荒山空空洞焚修,若无童子伺应,似属非宜,故添出一松鹤童子。此外,悉仍其旧。

一、前《红楼梦》书中,如史湘云之婿以及张金哥之夫,均无纪出姓名,诚为缺典。兹本若不拟以姓名,仍令阅者茫然!

今不得已妄拟二名,虽涉穿凿,君子谅之。

一、书内诸人一切语言口吻,悉本前书,概用习俗之方言。

如“昨儿晚上”、“今儿早起”、“明儿晌午”,不得换“昨夜”、“今晨”、“明午”也;又如“适才”之为“刚才儿”,“究竟”之为“归根儿”,“一日、两日”之为“一天、两天”,“此时、彼时”之为“这会子、那会子”皆是也。以一概百,可以类推。盖士君子散处四方,虽习俗口头之方言亦有各省之不同者,故例此则以便观览,非敢饶舌也。

一、前《红楼梦》书中,每每详写楼阁轩榭、树木花草、床帐铺设、衣服、饮食、古玩等事,正所以见荣宁两府之富贵,使读者惊心炫目,如亲历其境、亲见其人、亲尝其味。兹本不须重赘,不过于应点染处略为点染。至于太虚幻境与天曹地府,皆渺茫冥漠之所,更不必言之确凿也。

一、前《红楼梦》开篇先叙一段引文,以明其著《红楼梦》所以然之故,然后始入正文,使读者知其原委。兹续本开篇即从林黛玉死后写起,直入正文并无曲折,虽觉突如其来,然正见此本之所以为续也。虽名之曰《续红楼梦》第一回 ,读者只作前书第一百二十一回 观可耳。

一、《后红楼梦》书中,因前书卷帙浩繁,恐海内君子或有未购,及已购而难于携带,故又叙出前书事略一段,列于卷首,以便参考。鄙意不敢效颦。盖阅过前书者,再阅续本方能一目了然;若前书目所未睹,即参考事略岂能尽知其详。续本纵有可观,依旧味同嚼蜡,不如不叙事略之为省笔也。

第一回 绛珠宫黛玉悟天机

太虚境警幻谈因果

话说林黛玉自那日属纩之后,一点灵魂出壳,亦不知其死,出了潇湘馆,悠悠荡荡而行,四顾茫茫,不知身在何所。心中正然惊疑,忽闻迎面有鼓乐之音,绣幢翠盖飘飘扬扬而来。只见女童数辈上前稽首,内有一人,明眸皓齿,鬒发垂髫,笑问道:“姑娘可好?相别数载,姑娘可还认得我么?”黛玉闻言,细视其人,十分面熟,却一时想不起他的名字,乃问道:“你是谁啊?好像在那里见过你似的?”那人笑答道:“我是服侍太太的丫环金钏儿,姑娘如何就忘了呢?”黛玉闻言,不胜惊疑道:“你不是那年投井死了么?如何又在这里,这是什么地方?”金钏儿答道:“此处名为太虚幻境,乃天仙极乐世界。

我们奉警幻仙姑之命,伺备彩轿,特来迎接姑娘。”黛玉又道:“我并不认得什么警幻仙姑,接取我何缘故?”金钏儿道:“此乃天机,见了警幻仙姑自然分晓。”

说着,只见几个女童抬过彩轿,金钏儿搀扶着黛玉坐好,四个女童抬起,行走如飞。前面绣旂引路,翠带飘扬,鼓乐喧阗,十分热闹。黛玉坐在轿中,心下狐疑。低头一看,只见自己华冠绣服,并非家常打扮,悄然惊悟:莫非我身已死?回想卧病时,焚诗烧稿,与紫鹃悲恸之事,又不知宝玉果真娶了宝钗,目下是何光景?眼中不觉流下泪来。忽又一转念想道:我生来薄命,父母双亡,依靠外祖母家。虽然老太太十分疼爱,到底不比自己家中。宝玉既然负心,更复何望,死了倒也干净。

既有鼓乐接引,自必是天仙福地,且看他们把我抬到那里!

一路行来,远远但见一个石头牌坊,玲珑剔透,上面横书斗大的四个金字“太虚幻境”。又有一副对联云:假作真时真作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转过牌坊,便是一座宫门,金碧辉煌,上面一匾,横书四个金字云:“孽海情天”。又有副长对联,写道: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酬。

黛玉看罢,心中诧异道:这么一个极好的所在,如何题出这样的话来?正然寻思,只见轿走如飞,转过宫门后面,又有一座牌坊,上面横书着“真如福地”四个大字,两边也有一副对联,写道:假作真来真胜假;无原是有有非无。

黛玉看毕,又想道:此处匾联的话语,却如何与前面的大不相同?正不如是何意见,但又见转过牌坊,也有一座宫门,上面横书一匾,大书“福善祸淫”四个金字,也有一副长联,写的是:过去未来,莫谓智能贤打破;前因后果,须知亲近不相逢。

黛玉看毕,正在沉吟玩索间,忽见前面别一洞天:宫门高耸,殿阁巍峨,十分都丽。转过两层,便是一垂花门,进了垂花门,只见两旁游廊,层栏曲榭,院中间白石栏内种着一丛仙草,一缕幽香沁人心髓。抬轿的女童落下轿来,只见正房中珠帘响处走出一个丽人来,笑容可掬道:“姑娘到了。姑娘可好么?”黛玉细视其人,长眉秀项,笑语嫣然,不禁惊喜道:“你不是晴雯姐姐么,怎么也在这里?”晴雯答道:“说来话长,请姑娘进宫,慢慢的细禀。”说着,抢步上前,将黛玉搀出轿来。这里黛玉手扶着晴雯,轻移莲步,走进宫门。但见金碧辉煌,耀人眼目。锦裀、绣毯、翠幕、珠屏,迥非人世所有。正中一座榻上放着一张小炕桌,紫檀雕刻,极其精工。桌上放着一个小小金炉,不知焚着什么香,旁有一盘佛手,金色烂灿,异香扑鼻。金钏儿先将引枕靠背挪好了,让黛玉坐定,遂又捧上香茶。

只见十数个仙女,俱各丰姿秀曼,羽衣蹁跹,上来参见。

方才跪了下去,黛玉立起身来,忙命晴雯搀他们起来。众仙女道:“娘娘今日初归,理应叩贺的。”黛玉闻言暗忖:我是个女孩儿家,他们如何把我称起娘娘来了?忙问晴雯道:“姐姐,你说此处到底是什么地方,他们都是些什么人,你与金钏儿怎么也在这里?”晴雯笑道:“此乃天仙清虚之府,名曰太虚幻境,此宫名为绛珠宫。前殿有一位警幻仙姑,善知过去未来之事,我前日来时,也是蒙他接引的。当时他对我说过,姑娘是什么绛珠仙草,宝二爷是什么神瑛侍者;我们的三位姑娘和琏二奶奶,都是什么薄命司的仙姑;又有什么金陵十二钗的册子,我与金钏儿都是副册上有名儿的,其中的精微详细,我们也参解不透。姑娘今日初到,身上未免劳乏,俟歇息一夜,他明日必来拜贺的,那时姑娘当面问他底里,自然明白的了。”黛玉闻言,点头叹息道:“原来如此!”

正欲往下问时,只见金钏儿禀道:“警幻仙姑差人送仙丹一粒、仙酒一瓶、仙果二盒、肴馔四品。”黛玉向晴雯笑道:“我尚未奉谒仙姑,反蒙惠赐先施,真是却之不恭,受之有愧,如何是好?”

晴雯道:“仙姑的美意,姑娘领受才是。”黛玉听了,点点头儿。于是,晴雯率领众仙女将礼物收下,发付来使去讫。

金钏儿道:“姑娘远路劳乏,只怕也饿了,可将送来的酒果吃些儿,过会子只怕警幻仙姑就来,也未可定。”黛玉笑道:“俗云‘行客拜坐客’,那有反劳仙先来之理。我们吃些点心,先去奉谒仙姑才是正理。”

晴雯遂令众仙女将酒果肴馔摆上来,杯盘罗列,真是上界仙品,都不知何名,但觉香美异常。黛玉此刻也觉肚中饥饿,遂将仙丹一粒用酒溶化,吃了下去,又吃些酒果之类,觉得一缕热气自涌泉直达泥丸,精神顿长。乃笑向晴雯道:“我往日不大会吃酒,吃一半杯就觉头晕。今日这酒倒吃了三杯,不但不醉,反觉长起精神来了。”晴雯听说,细将黛玉端详了一回,不禁狂喜道:“姑娘的面色,全然不是当日病弱的样儿了,真真的牡丹、芙蓉也无此娇艳,越显出眉梢眼角的丰韵来了。若能教我们宝二爷看见,还不知乐成个什么样儿的呢。”黛玉笑道:“你这个丫头,怎么耍笑起我来了。”晴雯笑道:“姑娘不信,等我取镜子来,姑娘自己照一照就知道了。”说着,回身向里间取出一面把儿镜子,递与黛玉。黛玉接来,自己照了一照,心中也自欢喜。于是,漱口吃茶毕,向院中闲步一回,看了一回绛珠仙草,这才吩咐女童们伺侯拜谒仙姑。

只见四个女童抬进轿来,黛玉问道:“此处离仙姑的住处有多远?”众仙女回道:“就在两座牌坊的中间那个宫便是。”

黛玉道:“如此说路也没多远,此处又无闲杂人往来,我们正好步行,玩玩仙景岂不有趣。晴雯姐姐,你在家里照应,只教金钏儿同仙家的几位姐姐跟了我来。”说着,便轻移莲步走出宫门。但见一片青苔白石,毫无半点飞尘,四面玉宇琼楼,高插九霄云汉。迤逦行来,但觉身轻步健,气爽神清,乃笑向金钏儿道:“警幻所赠的仙丹大有意思。我往日在家,时常害病,从潇湘馆走到怡红院就喘的受不得了。今日走了这些路,反觉得腿上有劲儿似的。”金钏儿道:“可不是呢,那年我跳了井之后,不知怎么就糊里糊涂的到了这里,肚里的水涨的实在受不得了,满地打滚。也亏警幻仙姑给我灌了一粒仙丹,没多一会的工夫,那个水,除嘴里吐的不算,底下就像撒尿似的直流出来,可惜将太太赏的装殓--还是宝姑娘穿过的一条桃红洒花中衣--全湿透了,还把我妈给我费着心儿扎的一双满帮子四季花的鞋儿也糟蹋了。后来我就苏醒过来,觉得眼明耳亮,心内清爽,十分感激。只是糟蹋了衣裳,我心疼的什么似的,我反倒埋怨起来说:‘仙姑,你老人家既是慈悲救人,如何连个救人的法儿也不知道呢,我往常间听见人说,有投河跳井的,总是打捞起时将人倒控起来,肚里的水都从嘴里流出来才是,你怎么灌了我一丸子药,水都从底下撒了出来,糟蹋了我的裤子、鞋儿,难道教我在这里光着屁股、精着脚过日子吗?’说的仙姑没了法儿,照样儿赔了我一条小衣、一双鞋儿。我如今现穿的不是吗。”一席话说的黛玉用手帕子握着嘴,嘻嘻的笑起来道:“难为你这个丫头,亏你嘴里说得出这些话来,也太不害臊了。”

金钏儿正欲回答,只听迎面有人说道:“那不是林姑娘来了么?”黛玉抬头细看,只见迎面有一个丫头,跟随着一个丽人冉冉而来。”忙问金钏儿道:“前面来的就是警幻仙姑么?”

金钏儿也仔细一瞧道:“这来的不是仙姑,是咱们东府的小蓉大奶奶。”黛玉道:“原来他也在这里,可谓‘他乡遇故知’了。”说着,只见秦氏等已到面前,笑容可掬的问道:“姑娘可好?几年没见模样儿越发标致了。我今儿听见姑娘的驾到了,赶着请安来了。不知姑娘又往那里去呢?”黛玉拉住秦氏的手,笑道:“大奶奶,你这几年可好?我竟不知道你也在这里。我如今要到警幻仙姑处拜见去呢。你且先到我那里等着我,就住下罢,我们晚上也好多说说话儿。”秦氏道:“就是这么着。

天也不早了,姑娘请去罢。”二人说毕,分手而去。

这里,黛玉又走不多时,早到了仙姑的宫门首。只见匾上横书着“离恨天”三个大字。正欲观看其余,只见警幻率领着一班仙女迎接出来。黛玉先将仙姑一看,只见他仙风道骨,别有一段风流;羽衣蹁跹,另是一番丰致。比栊翠庵的妙姑尤觉光艳动人。连忙上前施礼道:“弟子下界凡愚,深闺弱质,偶因一念痴情,遂尔自捐身命,乃蒙不弃,收录门墙,一切痴缘,仍望仙姑指示。”警幻见黛玉容华绝世,举止幽闲,不禁点头暗叹,连忙携手相搀,笑道:“贤妹不必过谦。你我原系姊妹,只因你有一段因果在内,故尔谪降尘寰,了此一番宿债。且请进来坐下,慢慢的告诉与你。”

于是,二人携手揽腕步入宫来,就在正中榻上,宾东主西一齐归坐。女童捧上茶来。茶罢,黛玉先就欠身问道:“适蒙仙姑见教因果一事,请指迷津以开茅塞。”警幻笑道:“说来话长,这个贾宝玉,他的前身乃是女娲氏补天所剩的一块顽石,未经投胎之先,曾作过赤霞宫的神瑛侍者。那时,贤妹乃西天灵河岸三生石料的一株仙草,名曰绛珠,因雨露衍期,渐就蔫萎。神瑛侍者日以甘露浇灌,受了日月精华,秉了山川灵气,故能脱化为人。你与宝玉两个人,生前缱绻,死后缠绵,也不过是以情补情而已。”黛玉闻言暗忖道:原来如此,怪不得宝玉那样颠顽,我又这样多病,原来是顽石与草木耳。想罢,又向仙姑道:“弟子与宝玉,既是以情补情,他就不该负心,使弟子九原衔恨。”警幻笑道:“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致者,命也。你与宝玉之事,天也,亦命也。”黛玉闻言,不禁蹙起双蛾,一声长叹道:“易首乾坤,诗首关雎,人伦王化之原,情之所钟,上天弗禁。弟子与宝玉一段情缘,出自至情,并非伤风败化钻穴窬墙之比。天地之大,于人何所不容,奈何苛毒至此?弟子实所不解。”警幻笑道:“贤妹,你如何聪明一世,懞懂一时。我且教你瞧一个东西,你自然明白了。

女童呢?过来。”只见一个垂髫仙女答应着走来。警幻道:“你去到薄命司橱内,将金陵十二钗的正副册子一总拿来。”女童领命,去不多时,抱着一摞册子笑嘻嘻的走来,放在中间小炕桌上。

黛玉便将头一本册子揭开,留神看去。只见头一页上画着两株枯木,挂着一条玉带,下面画着一堆雪,雪里一股金簪,后面一首五言绝句,写道:堪叹停机德,谁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林黛玉生来颖悟,念了两遍,早已明白。笑问警幻道:“细玩此诗,不过是我们两个人的名姓,可有什么因果在上头呢?”

警幻道:“你只细玩这个‘叹’字‘怜’字,就可以明白了。”

黛玉笑道:“原来就这两个字上分别。且如弟子,因姻缘不遂,饮恨而亡,这算得薄命,原该可叹可怜!若说宝姐姐,他如今婚姻如意,夫唱妇随,有何可叹可怜的呢?”警幻道:“人之薄命,遭际各有不同,未可一概而论。”因将册子又揭了一页,指着道:“你看这一页,是你元春姐姐。这一页,是你迎春姐姐。他两个,一个是贵妃娘娘,一个是诰命夫人,怎么算得薄命呢?只因富贵不长,荣华不久,所以也就谓之薄命了。如今你元妃姐姐,现在东边赤霞宫居祝至于其余的姊妹们,也是各人有各人的薄命处,岂能相同呢。你往后逐页看去,自然知道了。”

黛玉闻言,便将正副册子逐一的留神看了一遍。内中也有一看便知的,也有参详而知的,也有不大明白的。遂将册子合上,欠身笑道:“许多册子,一时也不能深究其奥。只是宝姐姐的薄命,弟子到底不能无疑,仍望仙姑明白指示。”警幻笑道:“未来的天机,我也不敢泄漏。你与宝玉,不但有人世良缘,兼有天台宿分。也罢,你既疑惑你宝姐姐,我给你个小小的玩艺儿,你拿了去,到三更人静之时,独坐中庭,焚香一看便知分晓。”说着,因向伺候的女童们道:“把我那个葫芦儿取来。”女童应声而去。不多时,拿了一个小小的葫芦儿出来,递于黛玉。黛玉接来一看,只见上面雕刻的山水树木、人物花卉、虫鸟禽鱼极其精妙,嘴儿上嵌着个玻璃显微镜,就如街市上卖的西湖景儿一般。看毕,便递于金钏儿收好。立起身来,笑道:“天也晚了,仙姑请歇息罢,明日再来领教。”警幻道:“有劳贤妹玉趾先施,恕愚姊今日不能回拜了。”于是,二人携手送出宫门而别。

这里,黛玉率领众仙女,仍从旧路而回。前面两对宫灯引路,后面金钏儿一手擎着葫芦儿,一手提着个小明角灯儿相随。

走不多时,回至绛珠宫内。只见晴雯打起帘子来,笑道:“小蓉大奶奶和瑞珠儿来了好半日了。”秦氏也就迎了出来,道:“姑娘见过警幻仙姑了么?”黛玉笑答道:“见过了。教大奶奶候的工夫久了,我们到东套间里坐去,点起灯来好说话儿。”

说着,便拉了他的手走进东套间内。只见一切铺设,光华夺目。

二人遂在炕上对面坐下。瑞珠儿便过来与黛玉磕头。黛玉连忙搀起,因其殉主而死,也着实的奖慰了一番。金钏儿送上茶来。

秦氏问道:“老太太如今可还康健,二位老爷、二位太太都好?”黛玉答道:“老太太、舅舅、舅母们俱各康剑”秦氏又道:“我们东府里的太爷和我公公、婆婆可好?”黛玉道:“大哥哥、大嫂子都好。大老爷不知怎么服了金丹升仙去了。”

秦氏道:“我们太爷的脾气古怪,放着福不会享呢。不知你蓉大侄儿如今续了弦了没有?”黛玉道:“听见说续娶的是胡家的姑娘,模样儿、性格儿也和大奶奶差不多儿。”秦氏又道:“我们珠大婶娘、琏二婶娘可都好?”黛玉道:“他们可有什么不好的呢!”秦氏又问道:“姑娘们可都好?”黛玉道:“他们也都好。二姐姐给了孙家了,听见说二姐夫为人脾气乖张,二姐姐如今很不得意。三妹妹听见说二舅舅在粮道任上许了周统制的公子了,尚未过门。四妹妹还没有人家呢。”秦氏道:“前儿元妃娘娘到来,我去请安的时节,娘娘向我说,迎姑娘不久也要来,现在给他修理住房呢。”黛玉道:“我才刚儿恍恍惚惚听见警幻也这样说来。可怜二姐姐,一辈子老实懦弱,也还如此薄命。”

秦氏听了,也点头嗟叹了一回,忽然笑道:“你看我,问了这半天的话,竟把这一个人忘了。宝二叔他可好?今年也有十八九了,不知可曾娶了亲了莫有?”黛玉见问出宝玉来,不觉眼圈儿一红,流下泪来,低头不答。

晴雯在旁插嘴道:“这个大奶奶,你看你说的这些话,可教姑娘怎么答言儿呢。你难道莫有听见前儿警幻仙姑说的那些话吗?”秦氏道:“我没有听见警幻仙姑前儿说的什么话。”

晴雯道:“你既不知道,等我夜里睡下慢慢的告诉你。你可也想想,林姑娘为什么到咱们这里来的呢?暧哟哟,你这个人倒像在坛子里过日子呢似的。”这一席话,倒把黛玉招的笑起来了。晴雯道:“姑娘不用伤心,咱们如今到这天仙福地来,无拘无束,自在逍遥,好不舒服受用呢。譬如袭人那个浪蹄子,本来他的命比我好,我也不去恨他,我也不去气他,且看他的收缘结果罢咧!”秦氏也笑道:“可不是呢,譬如我们蓉大爷,如今娶了胡家的姑娘,那里还能够想起我来呢!这也是气不来、恨不来的,有什么法儿呢。”晴雯道:“岂但没法儿,我看小蓉大爷那个年轻的狂样儿,只怕在被窝里把当日和大奶奶怎长怎短的故典儿,都要告诉了新娶的大奶奶呢。”秦氏笑着啐道:“呸!你这个啼子,又要教我撕你的嘴呢。”

黛玉用手帕子窝着嘴,笑道:“说正经话罢。大奶奶,你家如今在那里住呢?”秦氏道:“姑娘还不知道呢,我们都是薄命司里的一伙冤家哟。薄命司里边,地方宽敞多着呢,东西两厢都是一院一院的好齐整房子,我来了没多年儿,我们的尤家三姨儿、二姨儿也陆续来了。我们如今大家住的倒也热热闹闹的。他姐儿俩说,明儿才来给姑娘请安来呢。”黛玉笑道:“你们那个三姨儿的为人,倒教人可敬,你们那个二姨儿真真的是个笑话儿,好好的要给琏二哥哥作个二房。那时,我们和宝姐姐、珠大嫂子都替他捏着一把汗儿,他倒自己得意洋洋的。

后来到底上了凤丫头的当了。”

秦氏道:“我们琏二婶娘这个人,你瞧他那个模样儿、说话儿、行事儿,那一件不教人打心里爱呢,可就是他老人家的这个毛病儿总不能改,把个醋罐儿抱的结结实实的,总不肯撒手么。”晴雯笑道:“罢哟,大奶奶也别单怪琏二奶奶吃醋,我看那个二姨儿也就不大正经。你忘了,那一天咱们大家坐着说闲话儿,大奶奶提起小大爷来,你看他那个神情儿,倒像比大奶奶还着急似的。据我看起那个光景儿来,只怕大奶奶去世之后,他和小大爷定有一合儿。”说的秦氏、黛玉都笑起来道:“你这张嘴真要不得了。”

黛玉道:“你收拾铺炕去罢,夜深了,请大奶奶也安歇罢。

”晴雯道:“教金钏儿在这边服侍姑娘安寝,我和小大奶奶在西边套间里睡去,我们还有好些话儿说。”于是,大家散了,各自归寝。

黛玉先就睡下,金钏儿在下面一个小榻上也就睡下了。黛玉问道:“金钏儿,你好好的服侍太太,太太也很疼你,宝二爷和丫头们玩笑也是常有的事,你也犯不上跳井埃”金钏儿道:“那年夏天,太太睡中觉,我给太太捶腿,也就困的打起盹来。不知宝二爷多咱儿溜了进来,轻轻的在我脸上摸摸索索的。我醒来看时,太太仍是闭着眼睡,我只当太太还睡熟着呢,我就悄悄向宝二爷说:‘金簪儿掉在井里,有你的总有你的,你这会子忙什么呢?’一句话莫说完,谁知道太太才莫睡着就听见了,翻过身来‘呸’的一声,先给了我一个嘴巴,我就唬的赶着跪下碰头,央及太太说:‘我再不敢了!’太太那里肯依,就打发人传了我妈来,立刻教人带了出去。姑娘,你想咱们家的丫头们,那一个嘴上的胭脂都没教宝二爷吃过呢,难道都寻了死了吗。只是人有脸,树有皮,太太撵了我,吵嚷的人人都知道了,我还有什么趣儿呢。我只说跳一跳井可以遮遮羞儿,谁知道跳了下去可就上不来了呢。”黛玉道:“太太打你的时候,宝二爷怎么样来?”金钏儿道:“宝二爷看见太太一翻身,他早跑的没了影儿了。”黛玉道:“你跳了井之后,老爷知道了,把宝二爷狠狠的打了一顿呢。”金钏儿此时已经瞌睡的受不得了,连打着哈息答道:“阿弥陀佛,打的该着。”

就沉沉打起鼾来。

黛玉也自好笑,便悄悄的起来,穿好了衣服,将警幻给的那个葫芦拿了,又一手秉烛走出外间,将葫芦、蜡台放在小炕桌儿上,炉内焚起香来,慢慢的盘膝坐在榻上,将葫芦轻轻的拿起,觑着眼在玻璃镜内一看。不知葫芦里面到底是什么故事,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