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 回 碧水桃花魂销胜地浓云腻雨梦入巫山

明代宫闱史

  [民国]许啸天 著

第一回 碧水桃花魂销胜地 浓云腻雨梦入巫山

第二回 夸神箭倾城卜一笑 亲美色秃马羡双驮

第三回 温柔乡英雄避难 脂粉计儿女留情

第四回 玉妃万古遗淫迹 烈士千秋传盛名

第五回 古儿山单身逢侠客 斡难河大被寝红颜

第六回 叔嫂同衾家庭生变 弟兄交恶骨肉相残

第七回 铁木真塞外独称尊 努齐儿村中三盗骨

第八回 获刺客雄主失头颅 逼香奴佳人断玉臂

第九回 鱼磬声中纳番妇 旌旗影里嫁王妃

第十回 谋明妃误饮鸩毒酒 迎顺帝强匹鸾凤俦

第十一回 一声霹雳定龙穴 满室芳菲涎虎儿

第十二回 朱太祖凤阳会群雄 常遇春校场演铁盾

第十三回 酿笑话大海闹新房 献绝技花云斗黑汉

第十四回 半夜绸缪艳姬荐枕席 一朝芥蒂嫠妇泄机谋

第十五回 君主荒淫明太祖起义 将军勇猛徐天德立功

第十六回 成双偶还珠入椟 学六韬投笔从戎

第十七回 采石矶前擒敌将 兰陵城下败雄酋

第十八回 九江口火烧陈友谅 白龙潭水淹张士德

第十九回 六寸趺圆温香在抱 十分春色碧血溅衣

第二十回 参佛典灵隐逐狂僧 登帝位应天选秀女

第二十一回 凤辇龙旌迎宫眷 血影刀光憾万民

第二十二回 裙履余芳吴美人擅宠 衾稠遗爱惠妃子拈酸

第二十三回 宫廷祸兴胭脂劫 宰府奇谋肱股诛

第二十四回 截指割舌云奇殉节 伤心惨目太子亡身

第二十五回 夜走铁骑栈道渡 蓝玉魂化杜鹃香冢泣残红

第二十六回 传白绫元妃赐缢 吞丹石潭王自焚

第二十七回 忆前尘高僧谈禅理 伤往事允炆了宿缘

第二十八回 叛北平燕王举白帜 入空门建文遁红尘

第二十九回 使出岛国奇珍异宝 频创邪教牛鬼蛇神

第三十回 万缕青丝报知己 两行红泪雪沉冤

第三十一回 父疑子仁宗暴崩 凤易龙孙妃僭位

第三十二回 婉转娇啼西园月黑 灯红酒绿万寿风清

第三十三回 阑珊花事悲故主 彻夜竹歌恼直臣

第三十四回 张太后愤怒废莲房 于巡抚谈笑定疑案

第三十五回 庭院深深青梅竹马 孤帏寂寂流水高山

第三十六回 桃李满门王振专权 冰霜载道蓉儿承恩

第三十七回 人面桃花书生失丽偶 途穷日暮侠士飞金刀

第三十八回 杀云妃禁宫闹鬼 接总管馆驿破奸

第三十九回 怀来县巨阉授首 锦鸡栅皇帝被掳

第四十回 鼗鼓胡笳英宗陷沙漠 轻歌曼舞蛮女献殷勤

第四十一回 柳掩春台皇后见废 香飘月府天子还都

第四十二回 骏马游街徐梦兰吐气 紫微入室李太岁扬威

第四十三回 苦雨凄风太上皇复辟 夕阳衰草于忠肃埋魂

第四十四回 百花洲老处女承恩 疑天阙彭秀才遇怪

第四十五回 洞府春深落霞藏色 禁门人静纫荪露情

第四十六回 火炙金莲万妃奇妒 水沉玉女宪宗伤怀

第四十七回 老王爷啖蝗留古迹 小杜宇斗狮展奇能

第四十八回 伍云潭黑夜探皇宫 韩起凤花朝盗宝氅

第四十九回 翠钿白圭外邦聘玉女 秋光银烛藩邸刺徽王

第五十回 大公主再醮风流帝 小内监初试云雨情

第五十一回 韩起凤对客献技术 魏宫人报主抚孤稚

第五十二回 惊圣驾疯妇闹金殿 征瑶窟将军毁藤甲

第五十三回 蛮洞苗儿奇风怪俗 天府太监选色征歌

第五十四回 拔赵易汉尚书娶丑女 指鹿作马太后辨夫人

第五十五回 褥姮娥方道士求雨 剿鞑靼王满奴朝天

第五十六回 意态婀娜侠女怀宝剑 情深旖旎英雄惊人头

第五十七回 四海民共庆千秋节 两贞女同殉万岁山

第五十八回 秋月梧桐寡鹄成禁裔 胡天锋镝老将化飞尘

第五十九回 霓裳翩跹正德帝登基 鹰犬驰骤司礼监专政

第六十回 鬓影衣香豹房恋美色 杯蛇市虎西厂置奇刑

第六十一回 王阳明石棺尝死味 刘贵人梅萼效艳妆

第六十二回 遍地樱花正德戏凤姐 半帘素月江彬充龙阳

第六十三回 藩王猎艳密设销魂帐 武宗渔色初游石头城

第六十四回 翠翠红红江南留韵事 花花絮絮萧寺开经坛

第六十五回 扬州看花双龙斗侠盗 金山吊古独臂擒淫僧

第六十六回 江飞曼误盗雪里青 王经略大破红缨会

第六十七回 毁琼楼脂香随流水 还銮辇豪气逐风云

第六十八回 月缺花残凤姐伴碧草 鱼沉雁杳冯妇赴黄泉

第六十九回 煮鹤焚琴孤灯寂寞 刻舟求剑众喙纷纭

第七十回 情致绵绵世宗入魔窟 忠忱耿耿陆炳赴焰山

 去掉字母后的回目如下:

第七十一回 测字知机严嵩拜相 报怨雪恨杨女谋王

第七十二回 荔娘多艳樱口代唾盂 东楼纵欲绣榻堆淫筹

第七十四回 叱燕咤莺粉黛争颜色 化云幻鹤羽士显神通

第七十五回 香闺传绝技途杀恶客 禁宫递情牍夜会徐娘

第七十六回 绣襦温馨柳生困粉阵 银蟾清冷娟娜遭情魔

第七十七回 雪藕冰桃嘉王宴仙春 交梨火枣瑜妃进铅丹

第七十八回 奸相抄家珠光宝气 玉人来苑银杏红增

第七十九回 戚继光威镇三边地 仇总兵戮尸汴梁城

第八十回 花月琴声名士追芳踪 山水诗韵美人殉痴情

第八十一回 皇帝昏懵三更驾鹤 海瑞廉洁两袖清风

第八十二回 旧雨重逢宸妃投井 昙花一现穆宗宾天

第八十三回 春色九重神宗继大统 珠帘半卷刘女侵中宫

第八十四回 接木移花冯保雪旧憾 帷灯匣剑张怿刺昏君

第八十五回 建翠华迷香听玉笛 游琴台醉酒杀金莲

第八十六回 东林党狂儒流碧血 白莲教妖人遣泥孩

第八十七回 五岭关杜松斩贝勒 千秋鉴魏朝奸保姆

第八十八回 红颜刃仇秀华成眷属 阉竖缔爱魏珰偕鸳俦

第八十九回 君臣不识丁邻邦腾笑 妃嫔尽受娠今古奇闻

第九十回 十万貔貅血染沙漠 六宫粉黛玉殒红罗

第九十一回 云拥香车客氏淫宫阙 泪洒斑竹魏阉乱朝纲

第九十二回 遗臭逆宦奸象遍天下 争雄丑类饥氓据山林

第九十三回 兵燹天灾繁华成瓦砾 寇警妖异村镇尽荒丘

第九十四回 朵朵金兰献忠杀四川 滔滔洪水闯贼淹西乡

第九十五回 迁怒幺么辕门堆死鼠 殃及泉下室内污艳尸

第九十六回 风月无边田贵妃制曲 鬓钗留影吴三桂惊艳

第九十七回 落花有意艳姬钟情 春水长流英雄气短

第九十八回 金屋无人皇亲遣丽质 河桥肠断经略梦香魂

第九十九回 铁马金戈洪承畴廛兵 雪肤花貌文昌后迷敌

第一百回 孤帐桐琴佳人歌一阕 绣枕鸳梦才子事三朝

第一百零一回 血滴玉盘李闯醢常洵 文绣莲瓣崇祯贬田妃

第一百零二回 云鬓珠兰宫中憾秋扇 荒村古墓棺内走龙蛇

第一百零三回 玉石俱焚藩王殉难 琴剑飘泊义士拯危

第一百零四回 细语莺声三桂杀贤妇 雕弓翎羽永福射闯王

第一百零五回 花影隔帘倒乱鸳谱 哀声满野折断雁行

第一百零六回 热泪流红悲诔一篇 文青磷闪碧悖语数行书

第一百零七回 为国求糈皇亲装穷汉 守城拒寇将士效忠臣

第一百零八回 巾帼将军云英争父骨 青楼侠女曼仙鸩奸酋

第一百零九回 晨聚暮散朝士尽蜉蝣 柳翠花红国丈庆耄耋

第一百一十回 喋血深宫凄凉悲亡国 伤心月殿遗恨感煤山

第一百一一回 脂粉酬功血溅青罗帐 忠义报主泪洒绿杨天

第一百一二回 拔须炙鼻蠹民现怪象 凿睛敲齿贼将施酷刑

第一百一三回 愤争红颜思引狼入室 忍弃白发为揖盗开门

第一百一四回 鸟语花香九王爷窃玉 剑光灯影文皇后歼情

第一百一五回 风扫残雪三桂夺圆圆 露滴金枝睿王娶嫂嫂

第一百一六回 浅笑轻颦玉人装半面 银筝渔鼓少主宴三更

第一百一七回 花落江南轻舟载美人 色空滇北冷寺栖芳踪

第一百一十八回 北风凛凛海道奔黑夜 疑云阵阵噩梦惊深宵

第一百一十九回 新仇旧恨清帝入空门 燕唱莺啼吴藩登大位

第一百二十回 水尽山穷永历遁缅甸 吟梅嚼雪明事结全编

第一回 碧水桃花魂销胜地 浓云腻雨梦入巫山

  梨花无主草青青,金缕歌残黛翠凝。

  魂梦萧萧松柏路,岚光犹自照西陵。

  千章灌木绿荫凉,树下巍楼露粉墙。

  红紫芳菲依旧在,游人凭吊奠椒浆!

  山嶂叠翠,溪水潋滟,绿柳争妍,桃花吐艳。那个时候,正是春风袅袅,吹得百卉都盈盈欲笑。枝头的黄莺儿,也扑着双翅,婉转悠扬地歌唱起来。又有那穿花的粉蝶,迎风飞着,纷纷乱舞,好似天女在那里散花一般。独有衔泥的紫燕,却在树林里或是水面上,不住地掠来掠去,找寻着小的虫鱼,去哺那巢里的雏燕。晨曦渐渐地放开光华来,把草上鲜明可爱的露珠慢慢地收拾过了,便显出很娇嫩的一片绿茵来。

  这时,只听得一片大广场里鸣呜的角声鸣处,两扇大青旗忽地竖了起来。接着帐篷里一阵鼓声,便是几百个壮丁,一个弓上弦,刀出鞘,雄赳赳,气昂昂,很整齐地列着队伍,分四面八方排立着。大众又呐喊一声,顿时金鼓齐鸣,几百个壮丁就按着部位排起阵来。但见旌旗招展,刀枪耀目,队伍错杂,人若鱼龙,极尽五花八门的能事,把光平似镜的绿茵,早已践踏得足迹缭乱,连那一朵朵的野花,也被摧落不少呢。

  一班壮丁走着阵,变化万端。正在起劲的当儿,猛听得帐篷里面,轰然地一声信炮响,走出一个老头儿来。那老头儿头戴长缨的纬帽,身穿绣花开叉袍,外罩金狮短褂,腰系鸾带,一旁挂着荷囊和一根旱烟袋,右手高高地擎着一面杏黄的尖角旗。打量上去,那老儿约莫有八十来岁年纪。虽是须发如霜雪也似地白,却也是精神矍铄,大有老当益壮的气概。原来那蒙古的人民,没有什么城垣都邑,只拣那土壤肥美,水草茂盛的地方,就盖起帐篷来,聚族而居,算是村落了。

  这个地方,叫做豁秃里,那老儿便是豁秃里的村长篾尔干。

  当下篾尔干将右手的杏黄旗轻轻一层,几百个壮丁,一阵纷纷滚滚,已崭齐地归了队伍。草地上角也不鸣,金鼓不响,霎时静悄悄地鸦雀无声了。篾尔干向四周瞧了一遍,对大众奖励了几句,便传下令来,叫众壮丁较射。这令一出,便由一个小卒,去八十步外放了三个箭垛。诸事妥当,篾尔干喝声:“射箭!

  ”几百个壮丁各挽强弓射去,金篾声连绵不绝,十矢中倒中了九枝。蒙人本来专工郊猎,弓箭是他们唯一的绝技;七八岁的童子已是矢无虚发了,何况是征战的壮丁,自然要高人一等了。

  篾尔干看了不觉大喜,命取牛羊布帛,赏了一班壮丁,自己又取了一枝九节的熟铜鞭来,对众人说道:“俺这枝铜鞭,是幼年随金主完颜氏南征时所得。如今使得纯熟,五步之内打人百发百中。俺仗着他防身,寸步不离,足有六十多年了。现在年已衰老,要这利器也没甚用处,俺且把这鞭法传给你们吧。”

  篾尔干说着,将右手握住铜鞭,左右前后慢慢地舞了起来。他舞到得劲的时候,众人只觉得风声呼呼,铜鞭化作万道金光,和那阳光映成一片,篾尔干的人影子也瞧不见了,把几百个壮丁看得瞠目结舌,呆了过去。篾尔干舞了一会,才缓缓地停下来,收住了鞭,却面不改色,气不嘘喘,兀是没事一样,众人便齐齐赞了一声。

  篾尔干当然十分得意,一手捋着髭须,带笑说道:“鞭法既已演过,这鞭究竟传给谁,一时却委决不下,俺如今把这鞭去挂在百步外的竿儿上,谁能一箭射落铜鞭,这鞭就是他的。

  ”篾尔干说毕,小卒们将铜鞭远远地挂着了。这时,几百个壮丁和几个头目,大家都想得那枝铜鞭,便各显身手,拈着弓,搭着箭,觑得亲切射去。那距离不免太远了,有的眼力不及,有的弓软射不到,结果大家束手呆看着,没有一个能够射得落铜鞭的。

  篾尔干眼见得这种情形,不由得叹了一口气。方待更换别法时,忽听得帐篷里面莺声呖呖地叫道:“父亲,等我来射落那铜鞭吧!”莺声绝处,早走出一位绿衣长髻的美人儿来,正是篾尔干的爱女阿兰姑娘。

  她穿着一身新绿的绣花袍儿,碧油的蛮靴,梳了长长的辫髻,两鬓上插着鲜艳的野花,更兼她一头乌油的青丝,越显得她妩媚动人了。她一手拿着金漆的雕弓,一只鱼皮的箭筒,筒里插着几枝雕翎的金矢,便花枝招展似地走了出来。走到篾尔干的面前,就低低地叫了一声:“爸爸!”篾尔干一面应着,一面回过头去,叫小卒掇过一张皮椅来,自己坐下了。把阿兰姑娘的粉臂拖住,一把搂住坐在膝上,一手却抚摸着她的脸蛋儿带笑说道:“好妮子,休射吧!没地闪痛了腰儿,可不是玩的呢。”篾尔干说时,便低头去亲她的脸儿,阿兰姑娘忙伸手一推,笑着说道:“爹爹脸上的髭须又长又坚硬,却刺得人怪痛的!”说着,乘势把柳腰儿一摆,已是盈盈地走下地来。篾尔干这时只嘻开着嘴儿,眯着眼看那阿兰姑娘。那草地上几百壮丁,也都瞪着眼注在阿兰姑娘一人身上。她却好像风摆杨柳般地跑到草场中间,对悬鞭的标竿望了望,把粉颈一扭,笑对篾尔干说道:“远得很,恐怕射不到呢!”她一面说,左手扬着雕弓,右手轻轻从箭袋里抽出一枝金矢,舒开春笋也似的十指,搭上箭正要向那悬鞭射去。这时篾尔干已立起身来,满心希望他的爱女射着,就是草场上的众人,也个个伸长了脖子,在那里希望阿兰姑娘射中。

  说时迟,那时快,阿兰姑娘的箭还不曾发出,早听得弓弦一响,噹的一声,标竿上的铜鞭已射落在草地上了。众人当是阿兰姑娘射的,便不约而同暴雷也似地喝了一声采。把个篾尔干几乎笑得合不拢嘴来。独有阿兰姑娘很为诧异,想自己并没有发箭,那鞭怎么就会掉下来呢?莫非有人在那里争我的先吗?但只见箭不见人,谅离此地一定很远,那发箭人的技艺也足见不弱了。阿兰姑娘正在出神,那小卒已把鞭拾了来,双手捧给她。阿兰姑娘待要接它,鞭究非自己射落的,如其不接呢,又舍不得这条好鞭。

  她正在为难的当儿,猛听得鸾铃响处,蹄声得得,罕儿山上两匹骏马,似风驰电掣般奔下山来。看看走得近了,骑在马上的是两位少年。两人一前一后,一般地穿着猎装,手执着硬弓,飞马而来。前头一个少年,骑着一匹高头红鬃的良驹,一种英雄的气概,从眉宇间直现出来。再衬上他一身金黄色的猎装,愈显得唇红齿白,面如冠玉了。那少年一眼瞧见小卒将铜鞭拾去,便控着怒马,一手扬弓大叫道:“鞭是俺射落的,村长有令,谁射着的把鞭给谁,你们快把鞭来给俺。”少年说着,马已驰到草场中间,忙跳下马来,对篾尔干行了礼。篾尔干这才知道鞭是那少年所射落的,待要夸赞他几句,那后面骑黑马的少年也赶到了。篾尔干叫拿过皮椅来,请那两少年坐下。接着便笑道:“俺今天叫他们射鞭,原是征取人才的意思,不料悬得太远了些,竟然一个也射不中。咱们村里除了贤昆仲有这般的眼力,此外怕找不出第三个人来呢!”那起先的少年便再三逊谢。

  偶然回过头去,忽见一位千娇百媚的美人儿,绿袍长髻,杏眼含情,桃腮带晕,一双玉手捧着那枝铜鞭,袅袅婷婷地走将过来。篾尔干忙从姑娘手里取过那枝鞭来,递给那少年道:“物自有主,咱便把来奉赠。”说时并不见那少年来接,也不见他回答。待留神看时,那少年一双眼睛正盯着阿兰姑娘发怔,倒把篾尔干弄得不好意思起来。还是那后来的少年,将起先少年衣襟上狠命地牵了一下。那少年正在迷惑的当儿,吃他一扯,险些倾跌下去,那种惊愕失措的样子,自然很是好看。因此引得阿兰姑娘格格地笑了起来。这一笑似出谷黄莺,声音又清脆又柔婉。那少年的魂灵儿,又几乎随着笑声飞到九天云外去哩。

  及至回过头去,见篾尔干递鞭给他,慌忙接过来,一头不住地称谢。篾尔干口里谦逊着,伸手拉住阿兰姑娘的纤手,笑对那少年道:“这就是小女阿兰果伦。”又指着那少年,向阿兰姑娘说道:“那个便是乞颜的公子,叫做巴延。”指着后面的少年道:“他是巴延的兄弟,唤做都忽。”篾尔干说罢,阿兰姑娘对巴延微微地瞟了一眼,忍不住盈盈地一笑。这时的巴延,好像椅上有了刺一般,弄得坐又不好,立又不好,简直和热锅上的蚂蚁差不多了。因蒙古荒溟之地,所有的女子多半是粗丑不堪的,加上阿兰姑娘的容貌,的确是生得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就是汉女中也拣不出来,何况生在蒙古地方,自然要推她第一了,怎么不叫巴延神魂颠倒呢?

  当下,篾尔干见巴延相貌出众,技艺又高,便有心要把村长的位置让给他。但怕众人不服,所以踌躇了一会,自己向自己说道:有俺在这里,怕他们什么呢?就是众人不服气,放着俺不曾死,自有制服他们的法儿。

  篾尔干主意打定,就拱手对巴延说道:“咱有一句不中听的话,不晓得两位可以允许吗?”巴延和都忽一齐躬身答道:“村长的吩咐自当听从,决不敢有违。”篾尔干大喜道:“那是承你们二位的推重了。”说着就顺手取过那面卷着的尖角杏黄旗,递给巴延道:“俺自掌这旗儿到现在,算起来足足已四十多年了。在那个时候,俺还是中年哩。如今是八十多岁的人了,叫做人老珠黄,却虚拥着村长的头衔,自己想想毫无建树,真是惭愧!俺总想卸肩,但一时找不到能干的人材。目下有二位在这里,可称得是少年英雄,又是乞颜的后裔,理应出任艰巨,那是天赐给族人们的总特,机会万万不可错过!”篾尔干说罢,又从身边掏出一颗印儿,连同旗子一并授给巴延兄弟。

  巴延兄弟俩不觉吃了一惊,一齐推辞道:“村长春秋虽高,精神却很健旺,我们后辈叨教的地方正多,怎么说出这样的话来?那是我们兄弟俩断断不敢领受的。”巴延兄弟俩说毕,只低头躬身,再也不肯接那旗印。篾尔干见巴延和都忽都不肯答应,便重复说道:“二位不要误会了,这是俺一片的真诚。倘二位担任村长的职司,俺能卸去只肩,将来一副老骨头得终天年,便是二位的恩典了。”篾尔干陈辞虽具恳挚,奈巴延弟兄俩只是不答应。篾尔干知道苦劝无益,就回过身去,向阿兰姑娘耳边低低地说了几句,阿兰姑娘微笑点头,又回眸对着蓖延嫣然一笑,真所谓“一笑百媚生”。弄得巴延浑身无主,几乎要软瘫下去,却眼睁睁地望着阿兰姑娘走向帐篷里去了。巴延待瞧不见了她的影儿,才如梦初醒过来。美人虽去,那余香犹在,那一阵阵的兰麝香味儿,望着巴延的鼻管里直钻入去,似乎美人立在他身旁一般。再仔细一留神,香味是那枝铜鞭上发出来的。这是方才阿兰姑娘曾拿过那枝鞭,因此染上了香气。

  巴延暗自笑道:我那枝鞭倒好艳福啊!想着,不觉又呆呆地怔了过去。

  不料帐篷里一阵的呜鸣号角声,却把巴延惊醒了。但见那些壮丁,又齐齐地整起队伍来,在村外的族人也纷纷地归来了。

  原来蒙古的民族,除却充丁卒的,余下的民众平时都在村外游牧或打猎。一遇到有事,只须村长一声号召,他们就立刻回来齐集了听令。今天闻得号召的角声,晓得村里有紧急事儿,不一刻的工夫,已都麇集在草场上了。

  篾尔干立起身来,先拿白旗挥了一转,这是叫大众肃静的暗号。果然草场上的人虽众多,却连咳嗽声音也没有了。篾尔干才收起白旗,一手抚着颔下的银髯,高声对大众说道:“俺今天邀列位聚会,可知道俺是什么意思?”众人听了,面面相觑,一时摸不着头脑,却回答不出来。篾尔干便继续说道:“俺因为年力俱衰,不愿再担任村长的重任,现在要想告休了。

  ”众人见说,齐声答道:“村长去了,叫我们无依无靠的怎样呢?”篾尔干笑道:列位不要性急,等俺慢慢地讲来。须知‘天下没有无散的筵席’,俺岂能永生在世上呢?这个职缺早晚要让人的,不如趁列位齐集的当儿,俺把村长让了别人吧!”

  篾尔干才说完,众人又齐声问道:“新村长是谁呀?”篾尔干见问,就回头吩咐小卒把巴延拥了过来,篾尔干指着巴延向众人说道:“这便是新村长。而且才智武艺要胜过俺十倍,你们拥戴他做了总特,日后自有无限的幸福!”篾尔干说着,又将都忽一手拉过来,也拥在众人面前:“这是新村长的兄弟都忽,也就是你们的副总特。”众人齐应道:“老总特的话,想是不差的。咱们快来谒见新总特吧!”这句话才说毕,早听得一声吆喝,那许粪的族人和几百个兵丁,便是齐齐地下了半跪礼。

  这个礼节是蒙古人最隆重的。他们往常朋友相见,不过握握手罢了;倘逢到了什么喜庆的事,就是递哈达算是最客气了。至于半跪礼呢,叫作打千,非谒见王公大臣不肯行那半跪礼的,独对于总特却十分信仰。总特是蒙古人统领之意,他们和乞颜一样的尊重。乞颜就是开辟蒙古的鼻祖,所以他们格外信奉。

  蒙人家家供着一座神位,犹如回教的摩罕默德一般。

  当下,巴延给篾尔干这样的一摆布,弄得他无可推辞,只好勉强承担下来。这里由篾尔干交了旗印,巴延便向众人鼓励了一番,自己又说了几句谦逊的话,就传令散队。

  篾尔干备了一席酒,请那巴延兄弟俩,算是庆贺新村长。

  席间,由篾尔干叫阿兰姑娘出来,一同饮酒。那巴延本来“醉翁之意不在酒”,此时坐对佳丽,更添豪兴。阿兰姑娘是不会饮酒的,三杯之后已是面泛桃花,一双秋水也似的眼睛只向巴延直射。原来阿兰姑娘,今年芳龄正当十九岁,还不曾有婆家哩。她是自幼便没了母亲,篾尔干因只有一个爱女,不愿把阿兰姑娘嫁出去。阿兰姑娘也常常顾影自怜,誓非年貌相等的少年不嫁。篾尔干几次要替她赘婿,都被她从中梗阻。但是,蒙古的地方,美人果然很少,要拣那俊俏的男子更不易得了,以是直延挨到如今。现在见了巴延少年英雄,又兼他目秀眉清,脸若傅粉,在蒙古人中真可算得首屈一指了。阿兰姑娘遇到巴延这样的美貌郎君,怎不教她芳心如醉呢?

  其时巴延和阿兰姑娘二人在席上眉目传情,两心相印,只碍着篾尔干和都忽两个人,不然他们一对旷夫怨女,早就要情不自禁了。篾尔干却毫不觉察,自顾他一杯杯地吃着。都忽坐在一边也不饮酒,只是默默地瞧着巴延和阿兰姑娘那鬼戏,心上兀是暗暗好笑哩。

  待到酒阑席散,已是红日斜西。篾尔干吃得酩酊大醉,由阿兰姑娘扶持他起身,巴延和都忽也告辞出来。小卒已牵过马来,巴延一头上马,回顾阿兰姑娘正扶着她的父亲一步一挨地走入帐篷里去。可是她那双勾人魂魄的秋波,依然盈盈地望着巴延,那个巴延弄得走不远了。身虽骑在马上,那匹马是有名的良驹,一骑到人,便喷沫竖鬃,拿嚼环咬得嘎嘎作响,只是要向前奔驰。巴延却奋力勒住了缰绳,那马要行不能,便团团打起转来了。巴延给马转得头昏,又是酒后,几乎堕下马来。

  还亏是都忽在旁催促道:“哥哥走吧!咱们回去还有事哩。”

  巴延被都忽一说,方才醒悟过来,这时阿兰姑娘已走进帐篷里去了。自有许多的族人和壮丁,来恭送新村长。巴延对他们略点一点头,把缰绳一放,那马奋开四蹄,如飞一般地往罕儿山奔去。不一刻,到了自己的帐篷,自有小兵出来带住了马,巴延和都忽下了骑,先到里面休息一回。巴延拿猎装卸去,换了便服去躺在藤椅上,呆呆地一个人在那里发怔。过了一会都忽走过来说道:“哥哥怎么把猎装脱去了,咱们不是还要去打猎吗?”巴延平时听得打猎是最高兴的,今天却淡淡地答道:“我刚才多吃了几杯酒,身上很觉不舒服,打算不出去了,你就一个人去吧。”都忽心里明白,不便多说,只得独自一人带了弓箭和枪械,匆匆地走了。

  巴延待都忽走后,看看天色晚了下来,便慢慢地踱出帐篷去。只见一轮皓月已高悬在天空,照得那长流的碧水如明镜一般。再看那田野里也是静悄悄的,只有那山谷中的猿啼,顺风一声声地吹来,巴延不觉得长叹一声,想自己正在青年,却已做到了一村的总特,百事都称了心,只少了个美人做陪伴了。

  又想到日间篾尔干的女儿阿兰姑娘,那是多么的美啊!倘能娶得这样一个美人儿做妻室,也不枉一生了。

  巴延一头想着,脚底下却信步往前走去。他因有事在心,不分方向,只顾往前直走。看看到一个所在,但见绿树荫浓,野花遍地,微风拂处,一阵阵的花香扑鼻,令人郁勃都消。巴延那时酒也醒了,胸襟异常畅快,便赞到:“好一个去处!俺巴延生长此处,倒不曾知道有这样一个好地方,真可算得是世外桃源了!”

  巴延正在赞叹,忽一眼瞧见花丛里一个黑影一闪。巴延疑是歹人,忙拔出佩刀,一步步挨将拢去,只听得噗哧一笑。巴延仔细看时,只见花枝下立着一个玉立亭亭的美人儿。那美人不是别个,正是日间席上一同饮酒的阿兰姑娘。这一来,喜得个巴延如天上掉下一件宝贝来,不由得眉开眼笑地说道:“姑娘怎么会到这里来?”阿兰姑娘见问,把粉颈一歪,轻轻地笑答道:“这个地方难道就只许你来的吗?”这一句话,倒将巴延问住了,弄得无可回言。怔了好半天,才搭讪着说道:“这里的景色多么好啊!”阿兰姑娘笑道:“咱也是爱这里的景致好,所以常常来玩的。你怎么也会到这儿来?”巴延伸手指着月亮说道:“俺因为贪看月色才错走到此,不期五巧不巧地会逢到了姑娘。今天明月美人,碰到了一起,俺巴延也算得三生有幸了!”

  阿兰姑娘晓得巴延这话是调侃自己,便斜睨着秋波,抓了几瓣花叶,向巴延的脸掷来,一手把罗巾掩着樱唇,盈盈地一笑,那花瓣却落了巴延一身。巴延本早已神魂飘荡,怎经得阿兰姑娘一笑,便胸臆迷乱情不自禁起来,一伸手捉住阿兰姑娘的粉臂。阿兰姑娘已笑得如风吹的花枝,身体歪来倒去的不由自主了。巴延乘势把她一拖,阿兰姑娘站不稳脚,一头倒在巴延的怀里,兀是格格地笑着。巴延这时也酥麻了半截,便一屈腿坐倒在碧草地上,双手却紧紧地搂住了阿兰姑娘。那一阵似兰非兰的香味,只望巴延的鼻子里钻来。他们俩人正在温存的当儿,猛听得一阵的怪叫声,从林子里传出来。吓得巴延跳起身儿,去草地上寻那佩刀。阿兰姑娘已慌得抖作一团。不知怪声是什么东西,且听下回分解。